首页 > 科幻小说 > 青云台 >  温阡、岳红英番外(一)

温阡、岳红英番外(一)(1/3)

    咸和十三年秋,辰阳。

    温阡把最后一卷书收进书箱里,推门而出。

    山下为他送行的乡亲们已经等了多时了,温阡展眼一看,为首一名鹤发鸡皮的老叟是镇长,大悦叔一家,还有菊弟、菊妹都来了。

    镇长拄杖上前,将乡亲们三拼五凑收好的行囊交到温阡手里,叮嘱道:“你是举子,上京这一路上虽然有官府照应,自己还得多当心。”

    “是啊。”大悦叔接话道,“眼下世道乱,到处……

    作者有话要说:

    咸和十三年秋,辰阳。

    温阡把最后一卷书收进书箱里,推门而出。

    山下为他送行的乡亲们已经等了多时了,温阡展眼一看,为首一名鹤发鸡皮的老叟是镇长,大悦叔一家,还有菊弟、菊妹都来了。

    镇长拄杖上前,将乡亲们三拼五凑收好的行囊交到温阡手里,叮嘱道:“你是举子,上京这一路上虽然有官府照应,自己还得多当心。”

    “是啊。”大悦叔接话道,“眼下世道乱,到处都有流民,陵川一带匪盗四起,北边似乎还要打仗,莫要说上京路上,就是到了京里,你也不能掉以轻心。”

    温阡应道:“我省的。”

    他们所居的地方是辰阳一个叫玉山的小镇,镇子傍山而建,犹如世外桃源。

    玉山镇人多以修筑营造之业为生,数百年里,出过几名有名气的筑匠,其中一人就是温阡的父亲。无奈温阡父母早逝,他被镇上的叔伯们拉扯长大,到了进学的年纪,为他请来隔壁镇上的跛脚秀才教他学问。

    温阡天资聪颖,非但在营造术上天赋异禀,课业上也是一日千里,秀才考了一回就中,三年后,他去府城参加乡试,桂榜出来,居然拿了第二,差一点就是辰阳的解元。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温阡虽然志不在仕,辗转思量了数日,还是决定上京参加来年的春闱。

    镇长和蔼笑道:“你是我们玉山出的第一个举人,要是明年考中了,做了京里的大官,也算给玉山长脸了!”又问,“罗校尉那边,你回信了吗?”

    温阡点点头,“回了。”

    罗校尉是辰阳军司的校尉。

    辰阳的安置所十分破漏,说了几年要重修,今秋才等到户部播银子。罗校尉慕名到玉山请筑匠,一眼就看中了自幼跟着叔伯们修屋建瓴、已经小有名气的温阡。

    安置所安置的都是多苦多难的流民,这是造福百姓的好事,温阡一口应下,连着几宿都在琢磨图纸该怎么画,应该用什么木料,甚至拿竹枝搭了个雏形,预备拿给罗校尉过目。

    他刚准备动身去辰阳,紧接着传来中举的消息,会试就在来年春天,外间世道乱,许多地方的举子等不及年关就动身上京了。上京赶考,意味着放弃修筑安置所,可是,鹏程仕途在前,常人都知道该怎么抉择,温阡踌躇多日,最终决定写信给罗校尉,辞了差事。哽噺繓赽奇奇小説蛧|w~w~w.qq717.com

    众人又叮嘱了几句,来接温阡的官差就到了,温阡把书箱往背上紧了紧,回望山野一眼,跟乡亲们招了招手,跟着官兵走了。

    从辰阳上京,本来要途径中州,无奈近来劼北闹灾荒,大量流民涌入中州,兼之陵川匪寇四起,在通往中州的商道上频频滋事,举子们只好从明州绕行。

    也正因为此,从前士人们都是自行上京赶考,今年各州府都派了官差护送。

    辰阳的官差把几名举子送到界碑,明州接应的已经到了,为首一人是个伍长,他把几人迎上马车,说道,“中州那边封了路,不少劼北流民被拦在关卡外,还有力气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
寡妇春秋小说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