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零六章(2/4)
流亡的青唯很像,但他的姿态又与青唯不同,青唯是不能见,他是不敢见。他与赵疏跪下见礼,撑在地上的双手嶙峋又苍白,“官家。”
后他静了许久,终于掀开兜帽,望向张远岫,唤了一声,“岫弟……”
张远岫定定地看张正清,适才神情中的仓惶、难以置信全都不见了,只余下一片空白。
张正清似乎不忍见张远岫这样失措,微微抬手,想要向他靠近一些,又唤一声,“岫弟。”
张远岫却蓦地惊退一步。
他们本来是最亲的兄弟,是这世上相依为命的两个,时隔多年再见,张远岫的眸中一点欣喜没有,他的眼神是陌生的,仿佛眼前这个“死而复生”的他根本不认识。
其实张正清的样子并没有太大变化,只是瘦了许多,眼中再没有从前的意气了。
而今想想,张正清能够活,在场诸一点不意外。
七月初九是张正清父亲的忌,洗襟台沾上尘埃,他不希望士子们在忌登台,自己怎会踏上青云之阶?洗襟台是在士登台至一半时坍塌的,张正清本就缀在最末,况他悉名额买卖的事由,又连夜驱走了通渠劳工,他会比所有快反应过来发生了什么,连小昭王都活了下来,他怎么会活不下来呢?
只是在苏醒过后,他开始渐渐明白自己背上了怎样的罪孽,从而再无法面对。
纵洗襟台的坍塌不是他一之过,在之后的每一个夜里,张正清都在在想,倘若他肯稍稍退让一步,又或是他们中的任一个能够做出妥协,这一切至于此。
老太傅跪地向赵疏解释,说自己当年是救下了张正清,听他说明所作所为后,又是自私地将他生的消息瞒了下来。张正清伤得太重,一年身子很不好,加之添了畏寒的病,一直在生死边缘徘徊,所以他带他去了庆明山庄。
老太傅说,他们本无意相瞒这么久,只是最初,他们是费解的,不明白洗襟台为就这么塌了,等他们理明白一切后,先帝大限将至朝政已,任一点风吹草动都会动摇国之根本,再后来,他们眼睁睁看张远岫循执念越行越远,担心这样的真相会令他彻底崩塌,而彼时张正清亦病得厉害,身上的疾症是次要的,要命的是心疾。他害怕见光,不敢见,不断回溯涌现的噩梦让他活在混沌之中,他一年间甚至有大半时是不清醒的。他陷在无尽的惊惶里,却又不敢以死赎罪,因为他生,无法面对间,死,无颜面对逝者。
饶是眼下他跪在殿中的一片阴影里,额间、手背已渗出了大量的汗,只这么一会儿,他脸上的血褪尽,连唇都发青了。
这样的病症众再熟悉不过了,是和谢容与一样的心疾,因不堪背负的过往而生,真实的梦魇攫去的呼吸,无以复加的自责里滋长出恐惧、惊悸、甚至幻觉,失去神志。
唯一的不同,谢容与是无辜的,所以他最终慢慢走了出来,而张正清有罪,于是他病入膏肓。
张正清颤声与赵疏求情:“官家,这一切皆是罪之过,罪早该站出来。罪愿意承担一切责罚,愿意将真相说与宫门外等候的百姓,请官家……请官家宽恕岫弟。岫弟他虽做错了一些事,但他的本是善良的,无是去年带宁州的百姓上京,是,是与曹昆德合谋,他从没想过害,从没有害过,他只是太想修筑洗襟台了,他是太想念我们的父亲,是故……”
张正清的话没说完,就张远岫一阵暗哑的声打断了。
“父亲?”张远岫的声音充满讥诮的冷意,“我早就不记得父亲长什么样了,把我养大的是你!教给我‘洗襟无垢’四个字的是你!我重筑的这个洗襟台是为了父亲吗?不,是为了我骨血相连的兄长,为了完成他的夙愿!可是你却,你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