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五○章 故乡月明(2/3)
,结合得浑然天然,没有一丝雕凿的痕迹。到了洛央身上,继承了母亲的美丽,更加入了父亲的天然原生态,在美丽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丝野味,高原的阳光,高原的雨高原的风,没有让她的变黑,反而在青春的脸上加入了一抹淡红,那是健康的颜色。象个好奇的神奇宝宝,洛央拉着小松,寸步不离,洛央的普通话,来自于中国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播音,她在迪邦,族人们有本族的语言,只有父亲和叔叔等一些受过教育的人,才会讲南流官话,她自小就会讲南流官话,在这个基础上,她开始收听中国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播音,在里面学习中国标准普通话,这次来京城,是她首次来到她向往的地方,听到京城人说话,她能听懂,很想开口,就是不敢出声。
小松跟她说古宜官话,她一直没有答话,只是用一对会说话的大眼睛看着小松,嘴巴还随着小松的声音一闭一张,终于她忍不住说出了声:“小松哥哥你跟我说中国普通话,我想学习。”一字一顿,但终于说了出来。
“好啊!”小松马上用标准的普通话跟洛央说话:“你会说普通话?跟谁学的?”
“会一点点,跟广播学的。”洛央说,一边摹仿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现在是新闻节目。”
“是电台?”小松惊讶的问。
“是,是电台。”洛央点点头。
小松知道了这姑娘学习普通话的艰难,在迪邦,没有人跟她对话,更没有人教她发音,只有听着广播,坚持学习普通话,爱怜的看了洛央一眼,说:“以后,我教你。”
“谢谢小松哥哥。”洛央很郑重的谢谢小松。
在清华园的游览没有持续多长时间,洛央说:“小松哥哥,我想来京城上学,能不能来你的学校?”
“应该能,有留学生部,我带你去问问。”
这边小松带着洛央去办公室咨询,那边刘德厚、柳敬元陪着洛巴正在向一起参会的清华大学领导进行咨询。谈起女儿对中国文化的向往,谈起女儿在大山里跟着中央电台学说普通话,几个长辈都对这个执着的姑娘发生了兴趣,刘德厚打个电话,让小松把洛央送到会场来,几个长辈想见见她。
洛巴听到刘德厚叫小松的语气,有点奇怪,柳敬元告诉他,小松是刘德厚的公子,也是清华大学的在校生。没有多久,一身绒装的小松开着龙山骑士来到会场,一路关卡,严格检查,即使是军人身份,也没有任何例外。
走过九九八十一道关,小松终于带着洛央来到几位长辈面前。
“好一个漂亮的小姑娘,真正的原生态美女,就象雪山顶上的一朵雪莲。”清华的领导叹道。
“德厚,你快点下手,跟洛巴对上亲家,跟你们家小松真是天生一对,地配一双。”有必要的时候,柳大部长也三八。
这时区杰和叶逢春、郑建一、郑建二和吴光先走过来,区杰看到洛央和小松,大惊小怪的叫起来:“小松你行啊,不带着洛央去玩,还把她给带进来了!”
小松嘿嘿两声,没有分辩,因为学校领导正在跟洛央说话,不想影响她的发挥。
洛巴听到女儿流利得多的普通话,拉过小松,用南流话低声问:“洛央的普通话,你教的?”
小松也改用古宜话回答:“她本来就有基础,就是讲得太少,刚才跟她一路说,说多了,就行了。”
领导问了几个问题,当场拍板,马上办理插班手续,先读预科班。
得知自己能够成为清华园的一员,洛央高兴的跳了起来,又赶忙向领导鞠躬敬礼:“谢谢老师收留。”
大家一楞,但马上都反应过来,洛央说的不错,这确实是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