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小说 > 回到清朝当大官 >  第二百一十一章 另起计划

第二百一十一章 另起计划(3/4)

    “兄弟既然这么推心置腹和我说了,那我也就开诚布公的说几句”,杨再兴放下手中的茶杯,慢慢的站起来,双手背在后面,头微微仰起,一副深思的样子,看来,多年的大官生涯,还确实练就了他这幅大将的风度和派头。

    杨再兴继续说道:“从目前情况来看,五王爷虽然勇猛而且直爽,但毕竟还是缺乏一些谋略和韬光养晦,几个皇子中,他的书读的最少,而且府中也没有什么大智慧的人。

    哦,对了,你看看富察鲁就知道了,要是带兵打仗还可以,但要说到成为储君,还确实缺的东西还很多”。

    李序然认真听着,他们几个互相咬,从一定程度上也可以使李序然能清楚的看清他们,有时,从对手或者敌人的角度看到的东西,往往会更加的真实和直接。

    “至于七王爷,他倒是书读的多,也通谋略,但物极必反,他太过仰仗那些文人墨客和谋士幕僚什么的。相信序然老弟一定领教过佟尔璞的口才和手段了吧?这些权谋之术用在权力上还可以,但用在治国上,恐怕就不妥了吧,而且这要是没兵没将的,再好的权谋恐怕也不好使,别人也是傻瓜,所以,最后能胜利的还是文武全才的九王爷啊”,杨再兴开始一一数落起来。

    李序然知道,杨再兴这么绕来绕去的,就是想说明他的主子——九王爷才是最适合的太子人选而已,不过,话又说回来了,他对这位皇子和大学士的评价倒是确实入骨三分的了,李序然听着很受用。

    果然,杨再兴终于说到了他的主子九王爷。

    “序然老弟,你也知道,我是九王爷的人。九王爷和前面两位王爷不一样,他管着兵部,懂得用兵之道,自然也知道兵马的重要性。但他不是只会打仗的莽夫,他的书虽然没有七王爷读得多,但也是史书经典无一不通,深谙谋略,心腹中文官武将都有。这才是一个储君的样子,文能安邦武能定国”,杨再兴说道。

    “不是因为我是九王爷的人就向着他说话,这都是实话,也是实情,大家都看在眼里,你来京城的时间说不长也不长,说不短也不短了,我说的是不是真的。你也应该有所耳闻吧?”,杨再兴的话说完了,他必须要看看李序然的反应了。

    “对,杨中堂说的对,九王爷的威名我早就听说过了,你刚才的一番高论也确实让我茅塞顿开”,李序然也放下手中的茶杯,继续说道:“当年,我在北沙带兵的时候亲自领教过谋略和兵权的重要的性,所以。你刚才说的我很有感触,没有兵不行,可有兵没有谋略更不行,这只是打仗,更何况是治理一个国家了”。

    这时,杨再兴说道:“这么说,序然老弟是同意一起拥立九王爷为太子了?真要是这样的话,我们以后就是同生共死的好兄弟了”。

    李序然依旧像上次一样,他没有也无法当着他们的面表这个态。于是。他说道:“杨中堂,这件事,容我再想想,我在地方上呆的时间久。好多事情还不知道该怎么做,荣我慢慢来,小心驶得万年船嘛”。

    李序然这是托词,而在杨再兴这里却被误会成是一种变相的索取。

    “给。兄弟,这是二十万两银票,你拿着。我知道,你是个清官,是官员们的典范,但这些银子是给下面兄弟们的,他们的花销大,你拿着吧”。说着,将一张银票放在桌子上,然后做告辞装,他要走了。

    临到出门的时候,杨再兴回过头来说道:“哦,对了,九王爷说了,你当初当过元帅,盼望你以后还能掌管帅印啊,无论是文官武将,九王爷都会想到你的”。说完,杨再兴便告辞了。

    杨再兴最后的话很明显,意思就是说只要跟了九王爷,还会继续做更大的官,而且还是可以重掌兵权。

    九王爷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
寡妇春秋小说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