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红楼:每年一百万叫我怎么花? >  第475章 好评如潮

第475章 好评如潮(2/3)

尖轻敲鎏金扶手,忽而朱砂批红往奏折上一圈:

    “此乃天降祥瑞,当立‘育婴司’,往后十年间每添新丁者,赐三亩永业田作‘乳哺之资’。”

    笔锋陡转,在《水师粮草簿》划出道赤红,“着内务府先拨八十万两  ——  就从朕的私库里出。”

    彩云会意,捧出个螺钿描金匣。

    掀开竟是枚玉锁片,与苏州知府呈上的一般无二,只是锁芯嵌着粒东珠,正照得满堂朱紫官袍泛金。

    江南织造太监眼尖,瞥见珠上隐约五星纹,忙不迭叩首:“臣愿捐三年俸禄!”

    不过半盏茶功夫,捐输簿便堆成小山。

    扬州盐商抬进来的鎏金婴戏屏风占满庭院,苏州绸缎庄献上的百子千孙被直堆到九曲桥畔。

    贾环斜倚龙椅,看那帮肥头大耳的商贾争相在捐册按手印,个个生怕指印不够红  ——

    毕竟前日查抄的私盐船还在胥门码头泊着。

    消息传到京城时,贾府的老太君  ——  赵姨娘正搂着孙子听戏。

    听闻  “永业田”  三字,手中蜜饯匣子  “当啷”  落地:

    “快!把庄子上那些盐碱地都改成育婴田!”

    话未说完,傅秋芳已捧着账本进来,裙裾还沾着户部衙门的朱砂印,含笑应下后,瞧着自家刚周岁的宝贝儿子,眼中满是欣慰。

    宝玉什么都好,就是这儿子来的有些艰难,得把宝玉灌醉了才行……

    最热闹当属西域商路。

    头缠白布的波斯商人捧着羊皮地图,用生硬官话比划:

    “三亩!三亩!”

    忽而掀开骆驼背上的毡毯,露出整匹整匹的茜纱  ——

    那原是预备进贡的婴孩襁褓料,此刻全染成了五星纹金缎。

    漠北草原的晨雾里,蒙古包前突然竖起汉蒙双语的告示碑。

    识字的萨满拄着鹿头杖,颤巍巍念出  “永业田”  时,牧民们把马奶酒泼向长生天。

    忽见云层裂开道金缝,某个赶着投胎的婴灵经过,顺手在敖包上印了个五星。

    贾环收到八百里加急时,正批阅女真部呈上的《请设育婴所疏》。

    折子里夹着片桦树皮,上用朱砂画着三亩田垄,田埂间歪歪扭扭排满五星。

    彩云捧着盛冰湃葡萄的琉璃盏进来,见状轻笑:

    “陛下这买卖划算,三亩薄田换得……”

    话未说完,忽见窗外掠过道金光。

    贾环推开茜纱窗,正瞧见个眉心带痣的婴灵驾云而过,肉乎乎的小手举着个  “五星好评”  的锦旗,旗角还绣着  “姑苏周记绸庄”  的字样。

    三十三重天上,千里眼扶着裂成蛛网的水晶镜惊呼:

    “紫薇帝气又涨三丈!”

    话音未落,地府传来的功德金光已把南天门映成白昼。

    阎罗殿前,孟婆的青铜鼎煮着改良版孟婆汤  ——

    汤碗底竟印着  “生二胎赠投胎加速符”  的广告词。

    而此刻江南行宫,贾环正执笔在《育婴新策》添注:

    “各族婴孩满月时,需以朱砂在左臂点五星胎记。”

    笔锋一顿,忽然想起什么似的,转头问彩云:

    “姐姐说,咱们头胎要个眉心带朱砂痣的可好?”

    彩云颊边飞红,手中绣绷上的金线牡丹险些扎歪了蕊。

    窗外忽传来二十万水师的号子,震得案头茶汤泛起涟漪,那涟漪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
寡妇春秋小说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