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四章收起你的莫须有(3/5)
沉稳而有力,他的一番话,也引起了一些大臣的共鸣,他们纷纷交头接耳,低声议论着。庹宗巡听闻赵崇之言,眉头瞬间紧皱,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悦。他正要开口反驳,却见一个身影如同鬼魅般,悄然走进了议政殿。众人定睛一看,原来是小太监李如化。殿内顿时一片哗然,在北唐宫廷,太监干政乃是大忌,众人皆对李如化此举感到震惊与愤怒。然而,李如化却仿若未觉众人的目光,他先是对着皇帝恭敬地行了一个大礼,然后尖着嗓子说道:“陛下,各位大人。奴婢虽身份卑微,但心系我北唐江山社稷。方才听闻各位大人所言,奴婢斗胆,也有一策,或许能解边疆之困。” 他的声音尖锐刺耳,在这庄重肃穆的议政殿中,显得格外突兀,如同指甲划过玻璃般让人难受。
众大臣们纷纷将目光投向李如化,眼神中充满了惊讶、不屑与愤怒。但李如化仿若被权力的欲望蒙蔽了双眼,他全然不顾众人的反应,继续说道:“陛下,奴婢听闻那蛮夷之地,盛产一种珍稀矿石,此矿石在我北唐极为稀缺,用途广泛。若我北唐能与蛮夷达成协议,以我国的丝绸、茶叶等物与之交换,既能满足蛮夷对我北唐物产的需求,又能为我北唐带来丰厚的财富。如此一来,不仅边疆的军费问题可迎刃而解,还能增进两国之间的交流与和平,边疆之事,自然也能得到妥善解决。” 李如化一边说着,一边得意地扫视着众人,仿佛自己是拯救北唐的大英雄。
庹宗巡听到李如化这番荒谬至极的言论,心中的怒火瞬间如同火山爆发一般,汹涌澎湃。他猛地向前踏出一步,手指如剑,直指李如化,怒声喝道:“大胆奴才!这里乃是朝堂议政之地,是决定我北唐生死存亡的神圣之所,岂容你一个卑贱的太监在此大放厥词!边疆之事,错综复杂,关乎万千将士的生死,关乎北唐百姓的安危,岂是你用这等商贾之间的小伎俩便能解决的?你这是误国误民之言,其心可诛,该当何罪!” 庹宗巡的声音因愤怒而变得沙哑,他的双眼瞪得如同铜铃,死死地盯着李如化,仿佛要将他生吞活剥。
李如化被庹宗巡这突如其来的怒斥吓得浑身一颤,脸上的得意之色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惨白。但他心中那股怨恨的火焰却烧得更旺了,他强装镇定,微微抬起头,目光闪烁地说道:“庹宗巡大人,您莫要生气。奴婢不过是一心为陛下分忧,为我北唐的江山社稷着想,才斗胆提出此建议。您又何必如此大动肝火,难不成是大人您觉得奴婢的话,戳中了您的某些心思?亦或是大人您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所以才如此反对奴婢的提议?” 李如化一边说着,一边偷偷观察着庹宗巡的反应,试图从他的表情中找到一丝破绽,以反击庹宗巡的指责。
庹宗巡听闻李如化这番狡辩之词,更是怒不可遏。他 “唰” 地一声,抽出腰间的长剑,寒光一闪,长剑直指李如化的咽喉。剑刃上闪烁着冰冷的光芒,仿佛随时都能将李如化的喉咙割破。庹宗巡咬着牙说道:“今日,若不惩戒你这大胆狂徒,朝堂威严何在?北唐律法何在?我庹宗巡今日便要替陛下清理门户,斩了你这惑乱朝堂的奸佞之徒!” 一时间,议政殿内气氛剑拔弩张,众人皆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惊得目瞪口呆。有的大臣面露惊恐之色,纷纷向后退去,生怕被这冲突波及;有的大臣则面露犹豫之色,不知该如何应对这混乱的局面;而皇帝坐在龙椅上,脸色阴沉,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复杂的情绪,他既对李如化的胆大妄为感到愤怒,又对庹宗巡的冲动之举感到担忧。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位大臣突然站了出来,大声喊道:“庹宗巡大人,且慢!此处乃是朝堂,不可妄动刀剑,以免伤了和气,坏了朝堂规矩。” 此人乃是礼部尚书孙文,他为人正直,处事沉稳,在朝中素有威望。孙文对着庹宗巡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