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合一经(6/6)
ritti:无倾向的意识活动。出现在第IV.5节。)*4. Atman:本我、真我、神我、自性。专指:万物本源、万物本质、万物本性。古典瑜伽中常用的同义词(文中皆出现):
Isvara:本我纯精神、自在、圣灵。
Purusha:本我纯意识、灵魂。
Prakriti:自然本源、自然本因。
Chiteh:纯意识。
*5. Guna:事物基本特性、万物基本特性。有三种:
Sattva guna:自存自在。
Rajas guna:自发(主动性、积极性、阳性倾向)。
Tamas guna:自动(惯性、被动性、阴性倾向)。
*6. Samadhi(合神/合一):意识结合到一起、绑定到一起。旧译:三摩地、定。
“合神”有两级:
有想合神:有显意识思想。(旧译:有寻有伺)
无想合神:无显意识思想,只有潜意识习惯。(旧译:无寻有伺)
“无想合神”有两级:
有种子合神:有潜意识习惯/业力种子。(旧译:无寻有伺)
无种子合神:无潜意识习惯/业力种子。(旧译:无寻无伺)
*7. Samskara:潜意识习惯、潜意识烙印、潜习。专指:往世或今世的行为经验和记忆在潜意识里的烙印及其形成的习惯。旧译:行。
*8. Prajna:终极智慧、辨识智慧、。专指:如实认知一切事物和万物本源的终极智慧,区别于一般的智慧。旧译:般若。
*9. Nirbijah-samadhi:无种子合神=无潜意识习惯/业力种子的合神。即:潜意识中也无思无欲无目的、无意识倾向、无意识惯性、无业力。业力=潜意识中的思、欲、记忆、经验、目的等意识惯性对今生后世的影响力,故比喻为:种子意识。(古云:“神通不敌业力”。业力在神通之上:超越对神通的执着,才能到达终极智慧、超脱业力和轮回。故曰:“业力不敌般若”。)
*10. Akasha:以太、阿卡夏。专指:组成空间的意识流、灵界创造物质现象界时所创造的第一种最基本元素。物质现象界的万物生存在其内。称为五大基本元素之第一,主声音。也是四大基本元素的创造者。亦经常作为“空间”的代名词。
*11. Dharma-meghah(法云):云之法则、效法白云。意指:自由+自在+自然。(道法自然,合神法云。故曰:法云合神。)
“心源清彻,一照万破,亦不知有物也。” —-[晋]《灵宝经》
“除垢止念,静心守一。众垢除,万事毕,吾道之要诫。” —-老子
“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唯以妄想执着不能证得。” —-释迦牟尼
“水静极则形象明,心静极则智慧生。” —-[宋]晁迥《昭德新编》
“心静则明,水止乃能照物;品超斯远,云飞而不碍空。” —-[清]王永彬《围炉夜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