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小说 > 崇祯重振大明 >  第897章 调兵遣将,临阵连坐

第897章 调兵遣将,临阵连坐(2/5)

看,已经歼敌俘敌五千有余、并且把两红旗困在城里的辽南军,是有能力把海州之战打成主力会战的。

    他们有能力获得两倍赏赐,甚至有机会达到三倍。

    同时,不想纵容武将的袁可立,还向皇帝提议道:

    “战胜会有赏赐,战败当有惩治。”

    “臣以为对于战败的将士,即使立下功劳,也只按一半赏赐。”

    朱由检想要点头,又觉得这样对拼命作战的士兵不公平,说道:

    “士兵拿命立功,赏赐不能降低。”

    “但是军官的指挥功劳,战败就别想拿到了。”

    “负责指挥的主官,更要事后追责。”

    “如果指挥确实有疏漏,并且未经过集议,要追究相应责任。”

    让枢密院按照这个指示,修改军功条例。

    ——

    定下这些之后,下决心不干涉前线战事的朱由检,还是忍不住询问道:

    “现在前线的战况怎么样了?”

    “参谋部估计能打成什么结果?”

    袁可立闻言没有回答,把机会让给了同样来报喜的杨嗣昌。

    只见他指着一幅地图,向皇帝仔细解释道:

    “现在海州一带,我军集结了辽南镇四万将士、以及天雄军一万人。”

    “牛庄和辽河沿岸,有关宁军四万多人。还有从辽东调入左军营的五千骑、京营五千、射声营四千余,总数将近一万五千新军。”

    “经过战斗损失之后,全军还有五万多人。”

    “现在,孙督师已经在和海军全力打通海城河,争取在战舰保护下把兵马调过去。”

    “曹文诏、孙应元率领一万新军,作为先头部队支援在海州的辽南镇。”

    “预计在发起决战时,我军能在海州集结六万兵力。”

    “另有东江伯的五千军,据说要绕过辽阳偷袭海州,不知什么时候过去。”

    这个数字,让朱由检点了点头,觉得在兵力上有优势。

    他又继续询问道:

    “建虏那边呢?”

    “有没有打探出他们具体多少人?”

    杨嗣昌有些兴奋道:

    “根据奈曼、敖汉两部首领透露的消息,黄台吉留下的两黄旗,大约有一万人。”

    “多铎的正白旗有三十个牛录,兵力约九千人。”

    “多尔衮和阿济格的镶白旗损失惨重,有战力的不会超过五千人。”

    “在海州前线的两黄旗两白旗真鞑子加起来,不会超过两万五千人。”

    “海州城里的两红旗,大约一万五千人。”

    “这四万人就是建虏的主力。其余蒙古兵在奈曼、敖汉归顺后已不成气候。汉兵和朝鲜兵,现在只能做负责后勤的仆从军。”

    这么一番分析,战况就清晰了:

    海州前线的大明军队需要面对的,就是建虏的四万主力。

    这四万人聚在一起不好打,但是因为建虏要守海州,被大明分割成了两块。

    如果一边牵制、另一边集中优势兵力暴打,是有可能取得胜利的。

    当然,朱由检不会对具体战术直接指示,一切都要看前线自己发挥。

    甚至,他向袁可立和杨嗣昌再次强调道:

    “前线瞬息万变,如何打你们不要干涉。”

    “就算你们有想法,也只能通过观察团递给主将做参考。”

    “前线是否实施,全看他们的决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
寡妇春秋小说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