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6章 黄台吉嗅到了覆灭的气息(3/3)
面加快速度疏浚河道,一方面派曹文诏和孙应元率一万人,先去海州增援——这一万人,都是从京城调来的新军,装备新式火器。
得知海州城外的战果后,他们对列阵稳守,已经有十足信心。
建虏不围攻他们还好,一旦决定围攻,他们会让建虏再认识下新式火器的威力。
黄台吉率领下的建虏,没有做这些无用功,他们先于明军的援军,抵达海州城外。
杨嘉谟列阵迎战,黄台吉置之不理。
他在观察海州城外明军的坑道后,神色凝重地道:
“明军不但擅长守城,还擅长攻城啊!”
“海州这边,已经守不下去。”
多尔衮闻言附和,他也是这个观点:
“明军极为谨慎,咱们的弓箭又乏力,射程不如火铳。”
“必须像萨哈廉所说,装备火炮、床弩,才能把城守下去。”
黄台吉不置可否,因为他想的更深点。
这几个月金国也不是没有铸成火炮,但是每一次他们的火炮在前线出现,都会被明军的火炮集火摧毁。
时至今日,黄台吉已不再妄想在炮战上胜过明军,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如果在守城上使用火炮,定然会被明军用更多的火炮摧毁。所谓的床弩也无法存活,使用一两次就会被明军炮击。
用这两种武器守城是不可能的事情,萨哈廉不过是头疼医头而已。
身为大汗的黄台吉,想的更加深远。他已经从海州之战,嗅到了金国覆灭的气息:
『海州不守,辽阳就能守吗?』
『过了辽阳之后,那可就是沈阳了。』
『难道我们大金国,要在我的手里覆灭?』
两年东征西讨,却又在最后功亏一篑。
今年更是遭到明军逼迫,放弃牛庄一带。
黄台吉知道以明军当前的守城本领,只要自己放弃海州,这里就不会再属于自己。
明军还会以此为据点,北上威胁辽阳一带。
他可以选择在辽阳囤积重兵,再打一场辽阳保卫战。
但是在看到明军的攻城战法后,他现在却觉得这样做没有什么意义:
『明军挖掘地道前进,或许不会速胜,但也不会速败。』
『我军出城野战,会遭遇明军的火器战阵。』
『胜不了火器战阵,明军就不会败。』
『必须要找到破阵之法,否则大金国就会失败!』
深刻地认识到眼前海州之战的意义,黄台吉觉得这就是大金和大明的决战:
自己若是胜了,那就一切好说。
如果失败了的话,趁早去找地方迁徙。
他不允许自己在沈阳等死,明国的攻城技术,也决定了他不可能把沈阳一直守下去。
他要在明军的火器战阵还不够成熟时,想法把它破开。(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