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小说 > 水浒:吕布坐梁山 >  第1137章 君子之争

第1137章 君子之争(3/4)

“二哥,怎个回事,你怎生这副表情。”

    石宝面上五官都皱到一起,脑袋左摇右晃一阵,一拍厉天闰:“一言难尽啊……”

    ……

    皇宫内,灯火点燃在每一个角落,夜晚的暮色没能影响这里分毫,来来往往的宫娥太监小心翼翼地走动着,不时往熟悉的房屋看上一眼,那边窗上倒映着数人的身影。

    “……所以,你们就这般同意了?”

    赵佶坐在龙案后方,摇晃一下手中的素帛:“银三十万两、绢三十五万匹,还要一次付他背约之银八十万两,银钱可用粮食相抵,还需工匠万人,这就行了?”

    对面李邺、郑望之、宇文虚中三人低垂着头不知该说什么,最旁边的李邺向前一步:“官家,齐国本还要我等割让数十军州给他们,不然就要派兵攻打,臣等怕战火燃至我大宋境内,不得不赞同。”

    “给事中说的不错。”宇文虚中随后拱手:“官家,齐国狼子野心,吞下辽国之后还将目光放在我等身上,不可不防。”

    啪——

    素帛仍在桌上,头发有些花白的大宋皇帝站起身:“不必忧烦,我大宋别的没有,钱粮绢帛之多,非是他北疆蛮夷能想得到的,想用岁币削弱我大宋的实力,痴心妄想。”

    对面的三个朝臣互相看了一眼,神色各异,郑望之终是忍不住拱手:“官家,就怕给出去的钱粮最终喂出一头恶虎来,到时再度南下……”

    “焉知不是将其喂养的废了?”赵佶神色轻佻的一笑,眼神带着鄙夷:“一群山匪水寇出身的货色,如何有吞天食地的志向,不过彘犬尔。”

    郑望之抬起手:“可……”

    “好了。”赵佶有些不耐,开口打断:“昔日契丹人与我等亦死敌,澶渊盟约之后百余年未曾发生战事,这齐国还能恶的过当年契丹不成?”

    那边劝谏的臣子沉默几息,随后垂手后退。

    赵佶视线扫过三人,看他们没有什么要说的,这才一点头:“就这般吧,后日唤那齐时前拿盟约书就是。”

    “是,臣等告退。”

    三人拱手一礼,躬身向后退去。

    赵佶看着三人走远,在屋中站了一会儿,走去桌边拿起那素帛再看了看,一撇嘴:“字真够丑的。”

    随手放下,提高音量:“来人,更衣,我要出宫游玩。”

    “是。”

    有太监抱着百姓衣物走入进来。

    齐建武五年、宋宣和七年。

    仲夏中旬,齐宋两国交战以宋国递交岁币为最终的句号,终结了这两国之间的冲突。

    两边约定,每年以犒军费用为名,宋向齐交付银钱三十万两,绢帛三十五万匹,并一次付清因背盟造成的齐国损失八十万两,能工巧匠万人,连带着家属,共约三万余人随着返回的齐国的使团踏上去往北边的道路。

    而送行的宋军一直跟着人去往两国边境,看着人走入齐国的疆域,也不知一名为石秀的男子从太行山上下来,身上,带着一本写满人名的册子。

    ……

    北方。

    入春之后,北方的天气比之南边回温要慢上许多,适合在寒地生长的植物已经长出嫩芽,不多时满山遍野的青绿映入来往的商旅的眼中。

    如今野外已经甚少能看见穿着黑甲的军队,行走的只有赶着货车的商人,以及来来往往寻求生计的单身旅者,就是行走江湖的豪侠也因前朝新灭收敛了脾气,生怕因此被新朝的官员拉去菜市口当作示威的典型。

    季春中旬的时候,高丽的使团就出发向着燕京而行,这些人没走陆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
寡妇春秋小说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