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大明鹰犬 >  第七百六十八章 天下熙攘

第七百六十八章 天下熙攘(2/3)

讨教些海上的事情。”

    严鸿忙点头道:“先生说得甚是。那就先不让她们来了。”

    张居正又道:“纯臣,为师还有一事,要你帮忙权衡。这次开海,五口岸每口今年先发六十张船引,我欲将宁波、杭州二处的船引,各在扬州下发十五张,共三十张。但这扬州诸富豪,除了财力有高下,其为人品行、经商手法高低、江南人脉广狭等,各有所别。到时候这三十张盐引如何分法,倒是须得斟酌一番。”

    严鸿道:“此事学生倒是有个点子。只要张先生今日聚会之后,让这些与会富商,每人交一份计划书来。书中让他们自己叙说出海计划,希望得几张船引,装载何种货物,运往何地销售,预计本利如何,往返期限多少,上缴利税多少。并声明,计划做的好的,船引便拿得多。那帮商人谁不想拿到船引赚钱?自然是使出浑身解数,把这计划做得详细。这样一来,咱们既可以了解到这些商人本身的财力、规划,同时也可以从中掌握一些海外通商的信息。然后一则可以据此考核,哪些商人相对较为可靠,二则也可以给他们穿针引线,让一些财力较弱的商人可能联合出海,从而把扬州商人这一股力量用于开海中。”

    张居正听了,拍掌道:“妙计。纯臣,你这点子甚好,咱们就照此办理。我看,午后这些商人们来时,也由你与他们分说好了。”

    严鸿心想,张老师你倒真会差遣人,啥烂事都让我干。他眼珠子一转,道:“先生,还有一事容禀。我去岁里在扬州定了一门妾室,便是那莫家的小姐莫清儿。如今清儿年已十八岁,学生欲此次便把她纳过门来。算定良辰吉日就是七月初二,到时候行纳妾之礼,我家中长辈尽皆不在此处。俗话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还欲请先生做男家尊长。”

    张居正听得此话,忍不住驾官指头一指:“你你你……好生荒唐!”骂了这一句,忽然又笑道:“你严小相公纳妾,想必又是要按娶妻规矩,穿红嫁衣坐大花轿了。也罢,为师便陪你闹这一遭。只是不许耽误了正事。这些天要办婚事,安排杂役去办,你却须得老老实实与为师办理公务。”

    严鸿嬉皮笑脸道:“谨遵先生吩咐。”

    还没等到午时。街上就报告说有客人来了。到得午时正,行辕门口车马络绎,三十余名扬州的富商士绅纷纷到来,在行辕的前厅会客室济济一堂。这些大商人也知此次钦差南下,关系着厚厚的商机。因此说是午后,人人唯恐来晚了,午时方到,人已来齐。

    好在马自勉家境富豪,这宅子甚大,前厅坐几十个人毫无压力。别小看这一屋子人。或肥胖,或精瘦。加起来宰了也出不了三千斤肉,还不够犒赏三营兵马的,可是他们的身家加起来,却是数倍于大明朝的太仓岁入。大明朝虽是东方第一强国,在西洋人眼中是遍地黄金的富裕天国,但这钱财却不是掌握在朝廷手中,而是掌握在豪商手中。

    严鸿看着这一屋子人,心中也暗自感慨。以大明朝的地位,若是政策得法,能从海外贸易中捞不少钱,再加上东西方交流,文化互补,引进军械,再怎么也不至于落得最后窝囊覆灭的尴尬局面。如今这些大商人有资源,朝廷有政策,两边弥合起来,那便是双赢之法了。

    看看人已到齐,仆役送上香茶点心,这帮豪商们也妆模作样,寒暄几句天气,问候一下太太少爷生意。可是那嘴上说着,都是心不在焉,眼睛直勾勾盯着前面。张居正微微一笑,朝严鸿、冯保做个眼色,三人一同到主位,团团朝众家商贾士绅一拱手:“诸位先生,诸位员外,有礼了。”

    慌得众客人一起答礼:“钦差大老爷请。”“老大人请。”“小民有礼了。”“学生见礼了。”“请啊请啊!”

    张居正等三人落座,张居正咳嗽一声,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
寡妇春秋小说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