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5章(1/1)
“巡查确实存在,但我不知道为什么存在这种情况,我们核查后会及时跟你们联系的。”工作人员含糊其辞道。
记者离开水利局,心中疑虑未消,又到国土局询问道:“请问关于田州区渭阳河段高楼建设的土地审批情况,是否合规?开发商向我们展示了他们拿到了相关批文,你们是基于什么原因,批准了这样的建设?这样的审批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是否会威胁到河道安全和生态环境?有没有找专家论证和咨询?”
“我们已经找了相关专家进行论证,审批过程严格依法进行。但具体情况还需进一步核实,我们会尽快给出详细答复。”
国土局工作人员回答,语气中透露出一丝谨慎。
记者追问:“专家论证的具体内容和结论能否公开?公众有权知情。”
“这属于我们内部工作流程,暂时不便公开。”
工作人员说道:“没有什么事的话,请你们离开,不要影响我们工作。”
随后,他们便不再回答记者的提问。
镜头紧接着到了华泰城住宅小区。
只见记者身旁站着几个年长的学者。
“大家好,我是陈佳宁,这几位是我们从省里请来的专家,专门研究河道安全和生态环境。我们邀请他们对河道的安全进行了评估,现在请汪教授为大家介绍一下评估结果。”
汪教授接过话筒,神情严肃:“经过我们细致的评估,渭阳河段的河道安全确实受到高楼建设的严重影响。河道的自然流向被改变,洪水季节可能导致严重的排水不畅,甚至引发溃堤风险。此外,高楼的密集建设也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可逆转的破坏。必须尽快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更大的灾难发生。”
“之前我们去找国土局,他们说已经进行了专家论证,您觉得其他部门的论证是否足够全面?是否存在利益相关方的干预?”
“根本不可能,但凡有点良知的学者,都不可能出具这样草率的论证报告。这是对生命的不负责,是对科学的亵渎。”
汪教授神色严肃道:“我用我的信誉保证,我们团队的评估是绝对客观公正的。任何忽视河道安全和生态环境的行为,都是在为未来的灾难埋下隐患。”
“好的,感谢汪教授的详细解答。”
电视镜头到此结束。
随后,陈佳宁说道:“现在回到我们演播大厅,短片大家也都看到了,我们先来问问水利局的赵阳局长,赵局长,您对刚才短片中的情况有何看法?是否认同专家的评估结果?水利局在此事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是否有相应的监管措施?”
赵阳神色有些紧张,虽然他们都是各个市直单位的一把手,平时说起话来头头是道的,但现在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如果回答的不好,不仅会影响自己的声誉,还可能引发公众对政府公信力的质疑。他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您邀请的汪教授,我认识,是我省的水利专家,他和他的团队评估,我是百分百认可的,而且从常识来看,这样做,也容易引发水患问题。”
“先说第一个问题,我们水利局有巡河制度,之所以没有发现这个问题,是因为巡河频率和覆盖面还不够全面,存在监管盲区。我们将立即加强巡河力度,确保每个河段都得到有效监控。同时,我们会联合相关部门,对高楼建设进行重新评估,确保河道安全和生态环境不受威胁。公众的监督也是我们改进工作的重要动力,欢迎大家继续关注并反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