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小族长的奋斗 >  第73 章 周勃VS刘通

第73 章 周勃VS刘通(2/3)

势上竟是没有弱上一丝。不过,这对他来说,还真的不算什么的。要知道周勃可是时常要面对帝王之尊的人,对方再怎么气场强大,难道还能强过皇帝去?

    两人就这么互相对视着,也不说话,脸上更没有什么表情。好一会儿后,终究还是那个中年人首先开口了。

    “哈哈哈,在下刘通,久仰周侍郎盛名,特携犬子过来拜会请益,还请不吝赐教。”

    “勃,久闻刘首领威名,幸会幸会。赐教不敢当,请坐。”

    刘通笑着又拱了拱手,双方随后分宾主而坐。刘长子自觉得站在了刘通身后,见到周勃提起茶壶来,连忙跨上去接手了过来,为他们俩人分别斟了杯茶后,才再回去站定了。

    周勃先是朝刘长子点了点头,才望向刘通道:“令郎前些日子,出手救下了小女,周某感激涕零。当时倒是不知他竟是刘首领的公子。”

    刘通讶然道:“哦?竟有此事?”

    “呃,长子没跟您提过吗?”

    刘通侧头看了刘长子一眼,想起这几日他一直被自己关着的,倒是一直没有深度交流过,也确实没有听其说过此事。不过这事儿倒是不好当着周勃的面提起的,于是道:“这几日一直忙个不停,倒是没听这小子提过此事。呵呵,周兄不必客气,想来这也是他们的缘分吧。”

    周勃点了点头,虽然他在知道刘长子是刘通的儿子后,便多少对其救下周薇的用心,有所猜疑。但不可否认的是,当时若不是刘长子的出手,周薇和高芝的确可能出事的。为人处事,自然应该恩怨分明。至于之后刘长子潜伏在他身边,并找到机会打开了城门,致使安顺城沦陷,那也是人家的本事和能耐,不能因此否定其救人的事实,一码归一码嘛!要怪也只怪自己疏忽大意了。

    寒暄过后,周勃便不再谈这些私事了,转而郑重其事的道:“刘首领今日来见周某,必有所教,请不妨直言,在下洗耳恭听。”

    刘通自然也没有那么多时间闲话家常的,闻言点了点头道:“周兄爽快,那刘某就直言了。”刘通组织了一下思路,言道:“自西南大旱,百姓生活艰难,苦苦挣扎。在此等天灾面前,普通百姓实无抗拒之能。原本大家都指望着朝廷能大力援助的,只是……。”

    周勃打断他道:“刘首领此言差矣。自灾情发生以来,朝廷便不曾停止过赈灾救援的,各种物资也一直在朝着灾区输送,从未间断,此事周某敢以名誉保证。”

    刘通看了他一眼,点了点头:“刘某是信得过周兄的,然则西南当地,饿殍遍野、易子而食之事却也是不争的事实吧?”

    周勃叹了口气,心痛地道:“百姓受此灾难,周某心中不胜心伤。这其中,当有其余内情,并非全怪在朝廷救灾不力上。周某一直在想办法查证其中的内情。当然,无论如何,朝廷在此事上都是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的,这一点,周某无法否认。”

    刘通含笑看着周勃,对他的坦诚满是欣赏。他之前说久仰周勃的盛名,倒并非全是客套话的。除了周家本身就是数百年屹立不倒的世家,在民间素来便有莫大声名外,周勃个人也是官声极好,声望不俗。不过,这里面或许也有着周家势力在背后的一些宣传、运作。为的乃是帮助周勃夯实政治基础,为其后续的进步积累更多的政治资本。对这种事儿,刘通也是心里门清儿的。来此之前,便也设想过,或许周勃会是“名不符实”的?不过,今日一见,至少到目前为止,周勃还真的没让人失望,说一句“盛名之下无虚士”也不为过的。

    几天前,当刘星向其禀告,他们抓住了一个叫周勃的朝廷大官时,刘通还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他也并不明白,为什么他那个好儿子居然还要派人去守着那个客栈,名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
寡妇春秋小说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