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小族长的奋斗 >  第 60章 霞塘村

第 60章 霞塘村(1/3)

    安顺城,城主府。

    周勃等人心情沉重的回到了自己的小院。有敌袭城的警报发出后,城中便即时戒严了,无故不得上街乱晃,大部分人便都只能待在家中。因此,刘长子虽然很想第一时间去看看城外的情况,但最终还是耐下心来,待在自己的房间了。直到周勃他们回来了,他才赶紧迎了上去,想着向他们打听一下城外发生的事情。

    然而,在见到他们之后,尤其是周薇脸上那沉痛、哀伤的表情和腥红的双眼后,刘长子心下一咯噔,不禁迟疑起来。从种种迹象来判断,安顺城显然是安然无恙的。可既然如此,他们为什么是这么一副样子呢?本来想张口询问的刘长子,张了张嘴后却又闭上了。

    周薇人生里第一次直面战争,可是这第一眼所见到的,便根本就不是她曾经所以为的那种样子:热血沸腾、波澜壮阔、金戈铁马、旌旗招展、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奋勇当先等等。反而全都是揭露人性里最暗黑、最绝情的那一面:不择手段、冷血无情、肆虐成性、冷酷卑鄙、阴险狡诈、自私自利、惨无人道等等。而这种幻想和现实的强烈落差,浪漫主义滤镜的突然消失,则让周薇一时之间,道心破碎,难以承受,久久无法缓过神来。周薇的这次战场初体验,无疑带给了她极大的震撼以及莫大的精神创伤。这让周薇也不免想到:张恪虽然已经屡次上过战场,但在自己面前他却是极少提及战场上的事情的。之前她确实是没有怎么注意到这一点的。如今想来,这一方面,或许应该算是张恪对她的一种保护;二方面,或许只有真正经历过战争残酷的人,其实反而才会尽量地避免去谈论它的吧。周薇又记起张恪曾经写过的那首《慎战诗》,当初杨修因为去北方参加黑龙互市的开市典礼,回京时便把这首诗也带了回来。其中一句: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这应该就是经历过战场的人,会那么抗拒去谈论战争的原因。人们或许有不得不去战斗的理由,但却没有理由去一味地歌颂战争。

    眼见周勃几个人情绪都不高,周薇更是哀戚不止,气氛如此压抑,刘长子便也没有开口问什么了。只是,心里面不免也更加的好奇,今日在城外,到底发生了什么呀?

    而就在叛军兵围安顺城,与朝廷守军展开攻防战,各施手段时,张恪与李如松所率领的两万平叛大军也已经到达了安顺城东面三百里的地方了。从京城到这里,跨越几千里路,由于陈庆之的妥善策划和安排,这一路倒是蛮顺利的。他们不需要带任何辎重,而是一路轻装,只在约定的地方,进行补给便可不断前行,如此的话,速度自然不慢。实在说,有个靠谱的队友,委实是太爽了。不过,在进入西南地界后,他们便开始遇到难题了。不过,倒不是什么山路难走或者遇到叛军伏击之类的,那个无非就是克服一下和直接开干而已。真正的难题是:水源的稀缺。

    西南毕竟干旱了两年多了,来之前,大家自然是知道这个事儿的。但,直到他们真正的深入到这里后,才知道那究竟是什么样的可怕景象。张恪之前倒是看过西南地区的地方官上报给朝廷的奏疏,其中所言,其实已然令人心生惶惶了:西南大旱、蝗、人相食;赤地千里,饿殍载道;民被其灾,连岁大饥,草木俱尽;飞鸟苦热死,池鱼涸其泥;炊人骨以为薪,煮人肉以为食。这些形诸于文字的报告,已经令人想象得到灾情的可怕了。

    然而,这毕竟还只是纸上文字,虽然已经足够的触目惊心了。然则,直到真正的来到灾区,亲眼所见那些惨况之后,才会真正的知道什么叫做:“纸上得来终觉浅”。那些文字终究只是写出了灾情的某些方面。而只有在直面这一切后,才知道什么叫做残酷。每日里,烈日炙烤着大地,天空湛蓝而无云,连一丝微风都欠奉;无论是湖泊、河流、池塘甚至连臭水沟子底下都已全部龟裂、如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
寡妇春秋小说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