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8章 围城(2/3)
刘长子于城外出手制伏了那辆失控的马车后,便被请进了安顺城了。但他们几个因为安顺城的封城举措,却是进不了城的。少主不在,他们几个群龙无首,既不敢抛下少主自行回去,却也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办了,于是便只得一直在安顺城外徘徊。直到如今义军开至,他们才闻讯赶紧寻了过来,向刘千斤禀报。刘通在详细的询问过后,方才知道了刘长子如今竟然已经成功混进了安顺城中了。这让刘通一则以喜、一则以忧。知子莫若父,刘通大致能够猜想得到,刘长子为什么要冒险混进城中的;但同时,对于儿子单枪匹马的冒险举动,也自然满是担忧的,因为一旦刘长子的身份不小心暴露,等待他的,必然是……。刘通固然忧心忡忡,不过他当然也知道,若是能够好好的运用刘长子这一意料之外的暗子,对于攻破安顺城,或许将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的。
义军虽然纠集了十一万人过来,但要说对上安顺这么一座坚城,有多少拿下来的把握,老实说,连刘通自己都是没多少信心的。义军这十一万人,虽然也在一起训练了几个月,甚至还真的打下了几座城池。但刘通心知肚明,那几仗根本就没有多少含金量的。义军的战力,其实到目前为止,根本就没有遇到过真正的、强有力的考验。之前拿下的那几座小城,连基本的防御措施都不完备。从实力上看,即便把那几座小城城统统都加在一起,比起安顺城来,也还是小巫见大巫,没有任何可比性的。
不过,虽然刘长子混进城中了,但想要发挥其作用,却还需要仔细谋划的,最起码要先建立起联络渠道。只是,如今的状况下,安顺城必定是要严防死守的,想派人混进去,怕是不太容易的。唉,义军终究是初创不久,根基太浅,也根本没有时间去做什么像样的布局。否则的话,像安顺这样的大城,理应早早的就过来预先埋下几颗钉子的,如此便不必临时抱佛脚,搞得如今,捉襟见肘,无处着手了。
不过,既然刘长子混进去了,那无论多么困难,都肯定是要想办法和他联络上,让这颗意想之外的暗子发挥作用,毕竟不能浪费了不是?于是,刘通连夜挑选了五十个机智灵巧的手下,装扮成流民,赶到安顺城外,努力的寻找机会,看看能不能潜进城,去联系上刘长子,配合他的行动。
同一时间,安顺城内,城主萧宏也已经获知了,叛军到达城外的讯息。萧宏毫不迟疑,果断地下令:全城戒备,施行宵禁,各个城门将不再开启,大量士兵奔上城头,严阵以待,各种守城物资纷纷搬上城头,所有官吏尽皆到岗,动员一切力量,誓要守住安顺城。不得不说,安顺城确实是对此早有准备的,一切都显得井然有序的。哪怕之前和萧宏有过多次争执的周勃,在看到这些后,也必须承认,在守护一城百姓这件事情上,萧宏的确是尽职尽责,无可挑剔的。
两日后,义军另两路人马也顺利抵达了安顺城外。义军随即便兵围安顺城,并象征性的派人于城门口朝内喊话:朝廷无道,致使天罚骤降,祸及万民,尤西南各地,无数百姓家破人亡、妻离子散,此人神之所共嫉,天地之所不容;吾等不忍见百姓陷于此水深火热之中,故兴义兵,意欲再造乾坤;着安顺城上下,当顺应天意、顺从民心、献城投降,与吾等共同清澈人间云云。不过,这当然只是做做样子的。义军这么做,最多也就是稍稍动摇一下对面的军心民心而已,这里可不比之前的那些小城,想要兵不血刃地拿下,是不可能的。一场血战,更是难以避免的。
果然,在叛军派人喊话后,安顺城头上也立马就有人出来回应了。城头上有人代表朝廷大声回骂:叛军首领刘通、李原、石龙裹挟受灾之民,发动民乱,祸国殃民,其心可诛;西南灾变,尔等却趁乱颠倒黑白并威逼利诱无辜百姓,卷入战端,加剧灾难,无数百姓先遭天灾再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