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小族长的奋斗 >  第51 章 安顺城

第51 章 安顺城(2/3)

有点麻烦,不过周叔叔认为叛军是翻不起什么风浪的。只要我们步步为营,做好赈灾之事,大部分老百姓是不会跟着他们去胡闹的。而且叛军人越多,粮食便会越吃紧,所以别看他们人多,其实内部压力一定很大的。说不定,不需要打,他们自己就崩溃了呢。周叔叔还说,之前张恪从海外引进的玉米,这一次可是立了大功了。朝廷这些年大力推广玉米种植,因此存下了许多救命粮,这才是咱们最大的底气。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嘛!”

    民以食为天,这是千古不移的道理。而经过此次灾情,张恪当年引进玉米,这件事情本身的含金量显然还在持续地增加的。对此,周薇和高芝自然都感觉与有荣焉。尤其是周薇,此次的西南之行,无疑让她对于所谓的“民间疾苦”有了更切身的体会。周薇之前当然也不是什么不食人间烟火的人,但终究家里将其保护得太好了,因此对于平民百姓的日常,可能更多的便还只是停留在想象上了。但当她亲身来到西南,亲眼所见受灾民众的艰困生活后,那些曾经只存在于想象上的东西便也迅速的具象化了。而也因为这样,使得她对于张恪当年将玉米带回人朝推广种植的重要性,有了更直观和深刻的体会。

    周薇有些心颤的说道:“张恪哥哥当初是怎么知道这个东西有这么重要的价值,并坚定地将其从万里之外带回来的呢?照道理,他之前应该也不曾见过这个玉米的呀?”

    高芝点点头,也疑惑的道:“说的是呢!他怎么能这么肯定这东西就能在人朝土地上种植呢?他应该连种地也不会吧?这种事儿,可没办法归结于运气吧?说不通啊!”

    周薇思索良久,却也实在想不通,好半晌才笑道:“或者,张恪哥哥真的是天才呢!”

    高芝闻言取笑道:“瞧把你给得意的。”

    周薇皱了皱鼻头,反呛道:“哼,高芝姐姐不也很高兴吗?”

    “哎呀,你敢取笑我,看我不挠你!”

    周薇一声尖笑,连忙跳着跑开了。两女在厅中追逐,好一番摇曳生姿。玩闹了一阵后,经过商量,两女决定一起离开往安顺城去与周勃会合。钱丰听说她们要离开,略微挽留了几句,见她们去意已决,便也只能亲自送她们离去。在一帮内卫的护送下,高芝和周薇朝着安顺城而去。

    安顺城,地处西南的中央地带。西南多山地,但安顺城却是少有的平原地形,也是因此它成为了西南地区仅有的人口达到百万的大城,其更是连结周边大小城市的枢纽。其在政治、经济、军事上的重要性及地位仅次于京城和四大边城。

    此时,在安顺城城主府,周勃正在与城主萧宏谈话。

    “萧城主牧守一方,劳苦功高。周某也曾任职晋州城,深知守护一方的诸般难处。不过,恕某直言,西南诸地历经两年干旱,固然是天灾无情,当此时刻,却更需协力同心,共渡难关,岂有偏安之理。某还是希望安顺城能负起更大的责任的。若是周遭之地,灾情始终无法缓解,安顺难道还真能独善其身,高枕无忧乎?萧城主,还请三思啊!”

    “周大人之意,萧某明白。其实,安顺城这两年来,并不曾断过对周遭各府城的援助的,此事大人一查便知。可是,如今叛军猖獗,已有逼近我安顺的迹象。有鉴于此,萧某才不得不下令关闭城门,严查出入之人。这一嘛,是为了防止叛贼潜入,乱我民心;二来,身为一城之主,萧某护城有责,更是不得不慎重以待;三来,安顺毕竟也深受灾情之害,自保尚嫌不足,即便是有心接收周边的流民,奈何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周某自是知道萧城主的难处的,所以我已经命人起运大量物资送来安顺了。只是西南多山地,运输不便,因此恐要耽搁几日。可是,城外的流民正陷于饥饿之中,每拖上一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
寡妇春秋小说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