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小说 >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  第1302章 不破楼兰终不还

第1302章 不破楼兰终不还(3/4)

首先就是疏浚河道,把河海联运搞起来,前阶段,必然还是需要中原的物资补给支持的,而海河联运,无疑是成本最低,也最快捷的。

    辽河、浑河、太子河等运输搞起来,规划码头,修筑堤坝,开垦粮田,

    粮足,才能军稳。

    吕宋的粮食很便宜,通过海运到辽东,相比起从中原内陆调运到辽东,依然还更省时省力省钱,

    皇帝也是拍着武承志的胳膊说,吕宋能运来多少粮食,朝廷都要,价格上还能比现在这批再上浮一点,绝不让吕宋吃亏。

    从吕宋、安南等地买粮调粮,还有一个很大的好处,就是不会影响到中原粮价。

    按以往经验,若是从内地大量购买粮食,哪怕是朝廷出钱购买,也会引发粮价的上调,

    哪怕朝廷这些年建了不少常平仓等,但大宗粮食的调动,还是会引发很大连锁变化的。

    其实今年皇帝亲征高句丽,

    从河北河南河东江南等地调拨转运粮食,已经引的粮价一直在上涨了,虽然朝廷一直在调控粮价,但民间百姓对于战争的担心,还是使的不少人开始囤粮,价格也就一直在缓缓上涨,到如今,斗米十二钱了。

    虽然这比起当年隋朝征辽时的粮价还是较低的,但比之贞观三四年时斗米才二三钱,还是涨了不少。

    “臣回去立马再召集组织商船主,从真腊、林邑、扶南、室利佛逝等南洋诸国采购粮食,然后海运来辽东,”

    “嗯,辛苦爱卿了。”李世民说着,还从身上解下一块玉佩送给武承志,以示嘉奖。

    两个车夫推三石粮,千里迢迢运到辽东,这三石粮还不够他们路上口粮,陆运的成本太高。

    而一条船可以载千石,甚至几千石。

    还有一点就是,南洋那边的粮食采购真的便宜,哪怕加上海运的成本,算下来依然远低于内地征粮陆运。

    就算从河南江淮等地征粮运到登莱,再转海运,成本也高。

    武承志得到鼓励,也就大胆的提出了一个请求。

    “吕宋气候一年可两三熟,可就是极缺劳力,大片的荒地无法开垦种植,臣斗胆请求,希望能够用粮食换一些高句丽奴隶回去垦荒种粮,

    这样吕宋也能向辽东输送更多粮食。”

    皇帝听完,捋须大笑,“你这个请求根本不是问题,现在辽东这里不缺奴隶,缺的是粮食,是盐茶布匹棉花,你万里迢迢乘风破浪运粮前来,朕这点要求自然能满足你,”

    皇帝金口一开,先赏赐了武承志一百个奴隶。

    然后说这批运来的物资,就用高句丽奴隶结算,武承志直接在辽东码头装奴隶走,价格上还能给他优惠些。

    以后吕宋运输粮食布匹棉花药材等物资前来,可以直接换成等价奴隶运回吕宋垦荒种粮。

    反正这些奴隶,送到幽营,或是青泥浦、石马津港,也是要出售的。

    皇帝高兴大批物资送达,当天还特赐宴招待了武承志一行。

    晚上,怀玉跟承志爷俩抵足而眠。

    “陛下晚宴时,直接让我回程时,把船上全装满奴隶,这些高句丽奴隶运回吕宋,划算吗,好管吗?”

    “拿粮食棉花蔗糖药材这些换奴隶,怎么算都是划算的,吕宋现在最缺的就是人,我们从吕宋岛一直打到香料群岛,现在拥有那么大地盘,但很多岛上我们都没有人,只能是仍交给那些归降的土著头人代为管理,

    就连吕宋本岛,现在也还有大量的土地没有开垦,有许多矿山没人开采,就是船场、盐场、糖场、纺织场,也都一直缺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
寡妇春秋小说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