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小说 >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  第1302章 不破楼兰终不还

第1302章 不破楼兰终不还(1/4)

    辽东城外,

    一支庞大的船队抵达,武怀玉亲自到码头迎接。

    当先的船上一面旗帜上书吕宋二字。

    吕宋县公武承志从船上带头下来,一袭紫袍越发衬的高大挺拔。

    “阿耶。”

    “这趟可还顺利?”

    “从吕宋过来一路顺风,直航到石马津,再航至辽河口,循辽河、太子河抵达辽东城,一路平安。”

    眼下季节,辽河、太子河的航运条件都还不错,起码从辽河口到辽东城这段非常通畅,河面很宽水也较深,连吕宋的海船都能直接开过来。

    吕承志的这支吕宋舰队,运来了许多粮食、棉花棉布还有蔗糖、药材等。

    马周看着停靠码头的船队,笑道,“你们还真是准时。”

    “答应了陛下的事,自然得说到做到,”

    吕宋不缺粮,那里一年甚至能够三熟,就是台风、洪涝会影响些,但地广人稀,搞庄园化种植,效率还是不错的,每年都能够有不少粮食可供出口中原,这还是吕宋那边农业有调控,大力在发展甘蔗、棉花和茶叶、蕉麻种植,

    吕宋粮食多也便宜,不过要运出吕宋,虽走海运,这运输成本也不低,以往都是直接运到香港岛、广州港或是泉州、漳州、鹭港,杭州港。

    这次直接一路运来辽东,运费比粮食本身还贵一些。

    武怀玉拍了拍儿子,虽然晒的有点黑,但越发高大了。如今也是当父亲的人了,转眼真正长大了。

    “吕宋家里一切还好吧?”

    “很好,”承志笑着对父亲道,吕宋现在几大支柱产业,就是淘金、冶炼、伐木、造船,以及海运、贸易,还有就是传统的粮、茶、糖、棉、盐、渔,还有就是香料加工。

    利益于武家在中原的地位,吕宋背靠中原大唐,发展的很迅猛,以贸易、加工带动了本地的种植、制造等产业,

    吕宋如今除了一直受人口限制外,发展是日新月异。

    种甘蔗制蔗糖,种棉花搞棉纺加工,甚至种蕉麻搞蕉麻纺织加工,这造船等也是风生水起,

    只要能一直跟中原维持现在这样的关系,吕宋就能持续迅猛发展,毕竟吕宋现在也就一百多万人口,可背靠着几百万户的大唐市场足够了。

    大唐征辽东,

    吕宋也就很乐意运大米、棉花等来增援了。

    马周看了承志送上的物资清单后,对于船上运来的棉花、棉布是最感兴趣的,原来皇帝也只是打算在寒冬到来前就班师的,可现在已经决定要派兵留驻打下来的这些城池,

    辽东早寒,冬季漫长,十分的寒冷,中原士兵需要足够的过冬御寒的衣服。

    填充棉花的棉衣,可比以前填绵絮的冬衣更保暖。

    “这批棉花棉布可是太及时了。”马周道,朝廷已经传令回内地,令各地开始筹集棉花棉布,赶制棉衣棉鞋棉被等。

    “走,进城。”

    武承志站在码头,看着热闹无比的场面,到处都是人,既有唐军将士,也有突厥、粟特、契丹等一些蛮夷协从军,还有刚整编的高句丽降军,他们现在编为高桓权的禁卫十二营,

    “码头怎么这么热闹?”

    “最近都在忙着抢收高句丽人种的麦子,”怀玉笑着跟儿子解释,李绩和怀义北上,长孙无忌和苏定方南下,

    两支人马,一支去打新城,一支去打安市。

    不过他们也没急,皇帝交给了他们一个任务,就是顺势扫荡沿途高句丽人,骑兵扫荡,步军以及那些蛮夷仆从军,还有高句丽俘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
寡妇春秋小说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