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7:多线开花(2/3)
就已经足以够今年消化的了。至于东线作战虽然走水路便于供给,但东线的作战任务相比西线和南线要复杂得多,除了有众多支流沿线的军事堡垒要攻击之外,还有很多攻击目标是需要步兵徒步穿行发起攻击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前几个月军队扩编时,对新兵和老兵的训练中特别增加了负重长程奔袭的训练科目。不过那些都是后面任务,东线作战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进入黔江后不久,在广西历史上特别出名的大藤峡区域!!
以前提到过,大藤峡这里是民变不断,其民变历史几乎和大明朝的历史持平,在反复民变、镇压、再民变、再镇压这样近乎于拉锯战的过程中,由于明朝政斧底气毕竟比乱民要充足很多,在多次平叛后逐渐在沿江一带修筑了不少军事要点以控制大藤峡,而在这短短几十公里的河岸两旁就足有二三十个军事设施,其中又有十几个是被从桂西借兵平叛的土司所掌握,甚至最险要的碧滩和另外几个险滩都掌握在岑氏土司的手中;而剩余的则为明朝官军所控制,再加上附近瑶族居民也在此少量设置了数个军事设施,可见这一带的地理环境的复杂姓和重要姓。
也正是因为大藤峡这里情况的复杂姓,任何民间商船在经过这里时需要小心翼翼的结队而行,不仅是要层层经过各种盘剥,还要防止所谓瑶蛮乱民的攻击,更要小心土司还有明朝水营官丁们所装扮的“乱民”攻击;前几年笑面李也正是因为疏通了在这一带的土司们,这才敢以掐住交通要道来威胁黄掌事和邓时锋。
对于山村来说,大藤峡的土官、明朝军堡的存在的确是让人心烦,不仅层层的盘剥拉高了各种货物与原料的成本,同时还限制了船队从广州进入山村的运输速度,这种总是被人恶心的感觉实在是令人不爽……
……………………
“山上有人!!”
“箭雨!”
“火力压制!”
“攻击队,上!!”
随着各种号令声,数艘改装过的平底小船靠在了窄窄的河滩上,在排长的命令声中,十几个攻击士兵手持各种武器身穿盔甲跳上了河滩,而在河滩两边的山上,早就已经发现并注意到这些身着花皮衣服的土兵们拉开弓弦是拼命的朝着这些士兵射箭,密集的箭雨射在战士们的盔甲和头盔上是叮当作响。
负责掩护的士兵在用精准的射击打倒几个射的最嗨最欢的土兵后,剩下来的土兵似乎也发现这些花皮手中火器的厉害,不再探出身子直射,而是纷纷躲在石头后面抛射或者是速射,这样一来箭矢的准头自然大打折扣,战士们所受的箭雨洗礼骤然间是下降不少;没有了令人讨厌的箭矢干扰,战士们的攀爬不仅更快而且也不易受到攻击更加的安全。
战士们的最终攻击目标实际上是修筑在这处险滩制高点的一处瞭望哨和附近驻扎土兵的几间兵营,这些土兵们是附近一土官在此设置控制河面的军堡,虽说上面没有火炮只有两门破烂不堪还不知道能不能用的床弩,但这些和大藤峡美丽沿岸风景很不和谐的人为建筑物就是让大家看的不舒服,若不是为了训练步兵们更多更好的作战技能,炮兵们早就开火轰了它丫的……
“卧槽!!”
最先爬到军营附近的战士刚露头就发现数根箭矢是迎面飞来,没有任何犹豫这位战士低头——缩脑袋……箭矢以小角度撞在煎鸡蛋似的头盔圆弧和帽檐上发出清脆的声响飞走……
“掷弹器,距离三十五米,炸死他们!!”
前面的战士趁着对方开弓的间隙用手枪打了数发子弹压制住对方后向后面的战友报出方位,只见后面手持短粗掷弹器的战士立刻举起了手中的掷弹器,熟练的估算出山脊的高度差和风向与风速,一声比枪声略大的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