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3章 诸葛亮也是人(2/2)
丞相真是为那刘禅想的周道!”“诸葛孔明,我只想问你一句!”
“你手握整个大汉军政大权,手下支持者遍布朝野内外、军队上下,你真就从未想过篡权夺位自称九五?”
“那可是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司马懿于睢阳称帝大封亲王贵公,而现在你丞相却还只是一个侯爵,你不觉得不值吗!”
“你多年鞠躬尽瘁难道真就甘心如此,难道你就真想只作一个丞相,就等着那刘禅亲政,分掉你手中军政之权!”
这一句话正中诸葛亮心事。
听到此处,诸葛亮也是一阵怅然叹息。
心说,陛下要真是能好好亲政、理政就太好不过!
他也可以将更多精力放在对外军事之上,有陛下坐镇长安指挥中枢,他诸葛亮尽快统兵南下征伐司马懿、孙权!
可这位陛下只对征战有极强的兴趣,好像有自己不可告人之目地。
不让其南下南中,他偷偷领兵前去;不让其征战凉州,他深夜悄悄出城;还有西域、河套、连子午谷那种仗也是说打就打,勇猛而又无畏。
可不知为何,陛下处理政务时总是身心疲惫、能躲则躲,能不上朝便不上朝。
难道又是遗传!
杨阜一句等着刘禅亲政之言,算是直击诸葛亮心中死结。
看到诸葛亮在那里唉声叹气,杨阜先是心中一惊,可随之又心中暗自得意,看来还是让他猜中。
随之看向诸葛亮的眼神也从敬重变成轻蔑之色。
心想诸葛亮也是人,是人就势强。
一介亭长尚且不愿舍弃手中权力,更何况是面对“受命于天,既寿永昌”所象征的无上权力的诱惑呢?
从自有国以来,有多少血腥政变是因此而生。
远的不说,自秦汉以来,前有赵高、胡亥矫诏篡位逼死扶苏,后有王莽代汉建朝始新。
就连这黄巾之乱后,不也前后出现董卓、李傕、郭汜。
近年又有司马懿之流先是叛魏而后自立天下。
他杨阜是忠臣,可又有几人能做到他这样为一亡国之君而呕心沥血、死而后已!
就连被人称赞的诸葛亮,不也是在自己问出此问题后而开始犹豫叹息吗。
杨阜想着。
自己此次虽兵败未能救出魏帝,可自己所行之忠君之事、必能为后世之人称赞!
想到此处杨阜心中突然释然。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此败仍是诸葛亮过于狡猾,而非他杨阜义山无能也。
杨阜心中连连着此事。
时而轻蔑、时而得意的表情,让诸葛亮一时都无法猜中杨阜心中到底做何而想。
还以为杨阜又在准备什么后手阴谋。
以至于诸葛亮都将全部过程在自己脑中快速扫过一遍,生怕有何疏漏让其得手。
可想来想去也未能想明白杨阜那时而转变的表情到底代表何意。
难道他手下还有隐于暗处的叛军兵马。
不可能!
这次就是救出曹睿的最好机会,此时不拼尽全力、更待何时。
可诸葛亮怎么也不会想到,杨阜此时的心中正在如何猜测于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