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章 天煞孤星.困厄于此.(2/8)
何回去向太后回禀,可是要强行带人皇帝又不答应,而且现在已是大内四大高手齐聚,自己这边殊无胜算的把握,一时踌躇不下,颇为尴尬,有些不知所以。嘉庆皇帝大声道:“如果你们一意孤行,非要带走袁兄弟,那么休怪朕无情,铁丹青你们将他们几人给我拿下!”皇帝语气之中已然带着愤怒!
这几名侍卫一时不知是出手好,还是就此离去,无功而返,这真是六鹢退飞,让人始料未及,一时踌躇不前。嘉庆皇帝见他们犹不肯退去,心下恚怒,心想:朕君临天下,威加海外,阊阖九天开宫殿,衣冠万国拜冕旒!一向行事随心所欲,不受约束,今日反而是你们这几个区区宫中侍卫难道还要造次不成?大内四大高手之所以隐忍不发,因为皇帝不发话,自有他的考虑,所以也不能贸然出手,坏了皇上的计策,所以按兵不动。
这几名恭慈太后宫中侍卫心想这样也不是办法,不把这袁承天带回慈宁宫,只怕太后非但会斥责办事不利,更加会惩戒,所以看来今日只有冒死顶撞皇帝也不能开罪于太后;想到此处为首的侍卫躬身施礼道:“皇上如果不放行也无不可,只是太后那厢标下等无法交差,所以肯请皇帝手诏,我等也好向太后禀报。”
嘉庆皇帝听这为首侍卫要自己手诏,心中更加有气,不由击节道:“浑帐,你也敢要挟朕?难道不怕朕恼将起来问你死罪?”这名侍卫见皇帝天颜震怒,身子一抖,正不知如何自处之时忽听殿外有执事太监尖着嗓子叫道:“太后恭临……”长长的声音划破寂静长空。众人听闻恭慈太后恭临,自然不敢怠慢,纷纷出殿跪拜迎接这名恭慈太后。
只见一行八人宫女执灯笼在前引导,其后是执事太监拂尘在手,神情透着庄严,而后则是凤辇,凤辇之中乘坐的便足恭太后,只见她眉眼之间含怒,因为已有一名侍卫悄俏溜出来去慈宁宫向这位恭慈太后禀报少年皇帝天颜震怒不肯放人,似乎还要将太后派去的几大侍卫统同拿下予以治罪。恭慈太后心想:皇上焉也不知事情轻重,想这袁承天虽然此次有功于朝廷,可是他毕竟是袁门少主,领袖门下众多弟子反清复明,是其志向,所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要予以斩杀,否则只怕后患无穷,因为他们看似懦弱可欺,其实不然,只是人人隐忍不发,只待时机一到便自发难,所以未雨绸缪总是不错的,想来也会深明大义,不会加以阻拦;可是当她听到侍卫说起皇帝一力卫护袁承天之时。恭慈太后心中恼怒异常,心想皇上被迷心智,怎么是非不分,他也不想想天下汉人终究要恢复的他们的家国,因为汉人不懦弱,终要恢复!而现在只要除去袁承天,那么袁门群龙无首,朝廷出兵各个击破,便易如反掌,因为到那时袁门没有了少主,不免内部各自为政,形同散沙,人心涣散,便是剿灭最佳时机!天下没有了袁门,清国便高枕无忧,因为其它江湖上的诸大帮派如少林、武当、丐帮、崆峒、黄山派都已臣服于朝廷,再无后顾之忧,爱新觉罗氏后人亦可享国万年,永世如一!这只是恭慈太后想当然的想法,以为只要除去袁门,那么天下便可以永享太平,可是她却忘了“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道理!
嘉庆皇帝见皇额娘宫驾亲临,慌忙跪拜迎接,口称:“儿臣恭迎母后来迟尚请恕罪……”之类的话。恭慈太后下了玉辇见皇帝下跪,便让他起身侍候。她则直驱殿内,犹见自己身边几名侍卫架着人事不省的袁承天知道自己让那太监在酒中下的迷药起了作用,心中虽喜却不显现出来,依旧神色黯然,又看了看旁观的大内四大高手,只见为首的铁丹青低眉下目不敢直视太后——因为那可是忤逆的行为,所以屏住呼息,不敢大声出气,可见皇家威严如此!
恭慈太后见皇帝犹自跪拜于地便请他请起,又道何罪之有的话,然后话锋一转,便说起袁门近来势力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