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 伊犁大城.再见大雪.志在天下.其心必异(2/7)
再谋起事,那么自己只有未雨绸缪,决不可以让他死灰复燃,再行作乱。只是这话又不能对这位和硕亲王说起,只含糊搪塞过去。和硕亲王见皇帝心不在焉,心也就冷了,便自告退。一待他走远,嘉庆抬头看了看天空,只见已是阴云密布,似乎又要下雨。正当此时从乌云之中冲下一只白鸽,腿上绑有一个小小的竹筒,飞临袁承天头顶,然后轻轻落在他左臂之上。袁承天见是本派之中互通信息的飞鸽,便明白定是有了大变故,否则不会飞鸽传书。他取下展开一看,不觉脸色变了变。嘉庆道:“袁兄弟,又有什么事情?”袁承天自然不能再加隐瞒,只有将这字纸交给皇帝。嘉庆接过看了之后,也是心中一沉!——原来今早确是傅传书和皇叔多铎——因为这傅传书依旧死性不改,还妄想东山再起,做那君临天下的美梦!所以袁承天劝他早早回转昆仑派,他并未如何放在心上,而是蛰伏在京畿左近,可是他又不甘寂寞,思来想去便冒险一试,潜入刑部大牢——因为他先前可是九门提督,知道通往刑部大牢有一条密秘通道,所以不费吹灰之力便将这摄政王救出,再用金钱买通出城运炭的马车,便无惊无险出了城。一出京城,傅传书便马不停蹄雇了上好的马匹与摄政王向北而驰。他自有他的打算,要回伊犁城再谋大事——因为此时那多隆阿将军已受皇帝之命前赴伊犁任职,佐助那伊犁将军苏宁杰;其实皇帝的意思是分而制之,因为他已觉察这多隆阿已有异心,受摄政王蛊惑,心有异志,所以不能够再留京城,只有打发他去伊犁,暗中让苏宁杰制衡于他,这也是皇帝良苦用心所在!
嘉庆皇帝看过之后,波澜不惊,说道:“袁兄弟你代朕前往伊犁,将这多铎拿下,以防他再起作乱害人之心!”袁承天本意推脱,但是转念一想,自己不接受,只怕旁人也是不能——因为自己于这伊犁周遭再熟知不过,这任务也只有自己胜任。他思之再三也只有答应。嘉庆皇帝见他答允心中自是欣喜若狂,心想:袁兄弟办事,朕自是放心,——因为这位袁兄弟一向是肝胆昆仑,忠义千秋,是个性情磊落,心不藏奸的汉子!
回到宫中他便草拟了诏书,交于袁承天,要他协同伊犁将军苏宁杰将多铎与傅传书一同拿下,如果查到那多隆阿将军确凿忤逆罪行,也一并拿下,再行宣读圣旨,让他们罪有应得。
袁承天这时已无从得知郑萧萧的去向,只有心中隐忧。北上之路,又自苦寒,愈往北愈是冰冷,可是他心中只想着大师兄莫再助纣为虐,做是不智的事情,那样便罪无可恕,自己想要开脱只怕也难。他一路之上只有催马前行,只见路边村庄已是寥寥无几,有的断了炊烟,一幅凄凉的景象,心想目下边疆又无战事,怎么这幅景象,心中只是纳罕。又见路边有插草标卖儿的中年夫妇,面色苍苍,多是愁苦容颜,不觉五内伤痛,便从怀中取出银两交给他们,然后头也不回催马前行!不是他铁石心肠,只因不愿再见这世上的苦难!他空有怜悯众生之心,怎能周济的过来?他只有尽其所能,不让苦难中的人再行雪上加霜!无由又想起,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唉!苍茫之间,出生入死!往复循还,最终一抷黄土掩埋了!想到人生不过如此境地,便自涕泗横流,不能禁止!
这日,伊犁大城在望,只见黄龙旗招展,迎风猎猎作响,又见守城士兵执兵器走动。袁承天进了大城,只见街上和先前并无异样。他先前找了个小饭铺胡乱吃了饭,正盘算如何行事,忽见将军府大门打开,走出一队队官兵,只见为首正是那多隆阿将军,却不见那苏宁杰。袁承天心中一动,便隐隐觉得有事。这时饭铺的伙计说道:“看人家多威风,不日恐怕便要坐镇这伊犁将军之职……只是苏宁杰将军也怪,本来身体好好的,忽然染疾,便自久病不起,听说……”忽然饭铺掌柜喝道:“小伙计你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