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人在秦时,未来可期 >  第123章 荀子与韩非,李斯,五蠹,开溜的嬴

第123章 荀子与韩非,李斯,五蠹,开溜的嬴(10/11)

,发出“若能和这人见上一面,死也不足惜呀。”

    嬴政作为千古一帝,首次完成中国大一统的人物,他是一位执政能力超强的君主,一个非常强势的人。韩非的理论非常适合他的需要,适合那个剧烈变革的战乱年代。嬴政正好需要韩非这套理论来建立高度集权的中央政治结构。

    但是太极端,太专制,太粗暴。

    韩非的理论观点,快准狠,在那个社会剧烈变革的时代,想要迅速的强大、统一,短时间内很有用,见效很快。但是,太极端、太专制、太粗暴。在那个时代能够短时间见效,但要想国家长治久安,单单采用韩非的这套理论只能造成暴政。

    而后世所推崇的儒家以“仁”治天下又太过理想,个人认为,儒家和韩非秉持的法家中和一下再好不过,两者互相辅助,不能更好。后世就是这样做的,以法治国的同时,大力建设精神文明、政治文明。

    (以上内容转自知乎大老)

    对于韩非推崇的君权至上,嬴泽也是有不同的想法。

    韩非说起来虽然推崇君权至上,强调君主要把权力牢牢掌握在手中,但骨子里还是藐视君主的,可谓相当的高傲。

    《说难》篇中有一段话翻译过来是这样的:君主就像龙,他脖子下面有一块逆鳞,如果碰到就要吃人。不碰他的逆鳞,你就能骑在他的身上驾驭他,用自己的智慧,学说去征服那些统治者,驾驭他们。

    《天行九歌》里李斯曾说,“师兄之才十倍于我”。

    不过这里的“才”,嬴泽只觉得指的是才华,而不是才能。

    韩非出身贵重,可以轻松博览群书,拜师也轻轻松松,取得成就称得上勤奋的天才,“子”之称当之无愧。

    李斯出身低下,却能够爬到秦朝丞相的位置上,才华智谋可能不如韩非,但论处理政务的能力绝对不比韩非差,更强一些也不奇怪。

    历史上韩非没当多久官,《天行九歌》中也只是司寇一职,尽管涉及少量其他方面的政务,比如赈灾,但韩国才多大地?

    别说统一天下的秦国了,没统一的秦国也比韩国大了几倍,众所周知治理一个县和治理一个郡的执行方式必然是有差别的,更别说幅员更加辽阔的国家了。

    不过论格局,李斯着实要差韩非一筹,李斯考虑事情的角度往往只从自身考虑,却心胸格局着实没有韩非大。

    但这也不能全怪在李斯头上,李斯根本无法选择,谁叫他出生寒门,不顾着自己,不钻营怎么能改变命运?

    出身对于眼界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能够当诸侯公子,谁愿意当一个普通老百姓啊。

    在这个时代的大多数地方,贵族的起点就是普通百姓一辈子够不着的终点,甚至起点的门槛都摸不到。

    又或者,这种阶级性,自诞生之日起,便从未消亡过。

    总而言之,两人各有千秋,非要比个高下的话……说不清,“一时瑜亮”或许是这两个人的真实写照,但是谁是瑜?谁是亮?

    但要说这俩人嬴泽更喜欢谁……还得是李斯!因为李斯懂现实,他被现实过,不像韩非。

    当然,嬴政仿佛与韩非有这着说不清的孽缘一般,即便有着他这十来年的教导,但是对于韩非,嬴政就跟他对于某条美人鱼一般,完全没有抵抗能力。

    在看完五蠹之后,嬴政就差嚷着要去齐国小圣贤庄跟韩非彻夜长谈了,还和嬴泽说什么,秦国有嬴泽在,不会出什么事情,他出去浪一圈也没什么。

    说实话,当时听到嬴政说这话的时候,嬴泽的心情是无比复杂的。

    笑死!他三岁习武,四岁学文,七岁入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
寡妇春秋小说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