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三国从忽悠袁绍开始 >  第256章 北海国相孔文举

第256章 北海国相孔文举(2/2)

中侯、虎贲中郎将、北海相,时称孔北海。

    建安元年,征还为将作大匠,迁少府,又任大中大夫。孔融性好宾客,喜抨议时政,言辞激烈,后因触怒曹操,为曹操所杀。

    他能诗善文,曹丕称其文“扬(扬雄)、班(班固)俦也。原有文集已散佚,明人张溥辑有《孔北海集》。

    孔融是孔子的第二十世孙。他的七世祖孔霸是汉元帝的老师,官至侍中。父亲孔宙,曾任太山都尉。他少年时便有突出的才能,受到名士李膺的赞许。

    孔融十三岁时,孔宙去世,孔融悲痛过度,需要人扶才能站起来,州里因而称赞他的孝行。

    他天性好学,博览群书。名士张俭为中常侍侯览所记恨,密令要州郡捉拿张俭。

    张俭与孔融兄长孔褒是好友,于是逃到孔褒家中,孔褒却不在。当时孔融年仅十六岁,张俭认为孔融年轻,并没有告诉他自己的处境。

    孔融看见张俭窘迫的样子,对张俭说:“哥哥虽然在外未归,我难道不能为您的东道主吗?”因此留张俭住在自己家。

    后来事情泄漏,自国相以下的人,都秘密的压下此事,张俭得以逃脱,孔褒、孔融则被逮捕入狱。但不知他们二人是谁获罪。

    孔融说:“收容匿藏张俭的是我,有罪归我。”孔褒说:“张俭来找我,不是弟弟的罪过,罪在我,我心甘情愿。”

    官吏问他们的母亲,母亲说:“年长的人承担家事,罪责在我。”

    一门都争着赴死,郡县迟疑不能决断,于是向朝廷请示。诏书最后定了孔褒的罪,孔融因此事而闻名。

    孔融与平原人陶丘洪、陈留人边让齐名,州郡以礼策命,他都不到。

    孔融后来受到司徒杨赐的征召,成为司徒掾属。

    当时暗暗察访官僚中的贪污之人,准备予以贬谪罢免,孔融检举的多为宦官的亲族。

    朝中尚书害怕得罪宦官,于是召孔融等司徒属官诘问斥责,孔融陈述宦官子弟的罪恶,毫不隐讳。

    光和七年(184年),河南尹何进即将升任大将军,杨赐派孔融拿着名片去祝贺何进,因门人未及时通报,孔融就把名片夺回,引罪自责而去。

    河南尹官属认为丢了面子,想要派剑客追杀孔融,有宾客对何进说:

    “孔文举有盛名,将军如果与他结怨,四方之士就会相随而去了。不如以礼对待他,使天下人都知道将军的胸怀广大。”

    何进同意,于是征辟孔融为大将军掾属,又举其为高第,迁任侍御史。孔融又因为与上司御史中丞赵舍不和,托病归家。

    孔融为北海国相,乃是董卓认为北海国黄巾最为猖獗的缘故。

本站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
寡妇春秋小说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