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顽贼 >  第七百七十五章 催战

第七百七十五章 催战(3/4)

逼迫进战的模样。

    最多也不过是那个领了一个营假鞑子的辽阳孙龙,每日至中军抱怨,听起来是一直在催促刘芳名等人。

    而刘承宗听之任之,从不催战,只是看着刘芳名、周清等人用尽办法,与城内诸将互相攻防,不急不躁。

    以至于前线领兵的将领都没有用命作战,一个个手握重兵,居然只等着大水把城墙泡塌。

    归根结底,人们吝惜军兵性命,不出死力。

    长此以往,不就等着这些人拥兵自重吗?

    不过李自成最大的怨念,不是别人拥兵自重,而是怎么轮着他,一到元帅府就叫刘承宗解了兵权呢?

    实在是李自成看趾高气扬的张献忠不爽,过来半个月也没跟张部堂取取经。

    否则张献忠一定能对他的疑惑感同身受——这就是大元帅的重视啊!

    拥兵自重,在大明或许是个大问题。

    但是在刘承宗领导下的元帅府,根本就不存在这个麻烦。

    他们人均拥兵自重。

    就不说刘承宗的嫡系宿将,那完全是任人唯亲、亲中选贤。

    哪怕是旁支将校,农民军谁还不是个首领了?哪个降将手上没有降军?更何况还有那些诸部酋长、封建土司,哪个又不是掌管部民的贵族?

    整个元帅府,大大小小的将领,全是在混战的陕西,自下而上得到认可与拥护的统治实体。

    放出去就是贤君遍地。

    刘狮子要是怕这个,他就别过了。

    之所以不催战,只是为看清刘芳名、马献图、周清等人的本事。

    同时他的大军驻在榆林,除了跟他远征岭东的第一旅,也确实谁都没闲着。

    第一旅立了战功,在红石峡另一边看护口市,确保漠北三汗的贸易马队与边内军民互通有无,是皆大欢喜的事。

    而任权儿的第二旅该练兵练兵,把榆林西墙的城垛打掉,军兵炮术都高了不少,枪炮联合压制城上的能力也有很大进步。

    刘承宗自己,更是在这段时间召见了靖边知县陈奇璜,思虑着榆林镇的去留。

    随着远征歹青取胜,漠南都督府的重要性进一步上升,大股兵力都在向山西边外至兴安岭一线会推进,榆林军镇,已经没有存在的基础。

    另一方面,虽然岭东战役成功取胜,让元帅府与歹青接下来在兴安岭沿线的争夺战斗提供心理优势,但刘承宗并未被胜利冲昏头脑。

    岭东,仍旧是他鞭长莫及之地。

    这便进一步要求,专重武力的延绥镇,在改旗易帜之后,要进行撤镇裁卫的州府转型。

    榆林府。

    刘承宗其实想过,一刀切的把延绥镇的军事职能削去,但左思右想,还是决定让今后设立的榆林府维持一部分驻军功能。

    这里毕竟是陕西的北大门,在秦汉隋唐的漫长时代,曾以榆溪塞、榆林关之名,作为军事重镇,到如今即使撤了卫所,也依然有巨大的军事价值。

    尽管现在,刘狮子想不到有什么像样的敌人能从这边打进陕西。

    没准他撤了这里的边防,就有了呢?

    漠南眼下分外空虚,鄂尔多斯、归化城、集宁等地的部队都在向东部的金莲川、上都、松漠府一带移动,榆林府短时间维持对草原的震慑,依然很有必要。

    知府的人选,是陈奇瑜的弟弟陈奇璜。

    战场上的消息,随塘骑瞭望次第传回,至镇北台下,经由中军塘骑部汇总,千总马祥登城报告:“大帅,前线急报,东南城角塌了,周清营下左司……掌盘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
寡妇春秋小说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