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章 下马威(3/4)
、王允成那一万旧明军,要在他手上,还跟这破榆林城死磕什么?再加上周清、惠登相那一万精锐民军,李自成现在一点都不觉得东城墙外的部队少,甚至觉得太多了。
李自成不禁饱含羡慕地小声感叹:“一万披甲好汉配上战马,这天下何处不可去啊?”
刘狮子没有再就李自成‘增兵四万’的计划出言讥讽,只是缓缓颔首,道:“周清和惠登相两营,亦有不少延绥边兵卫军,这样的战斗,也够用了。”
此时的李自成已经没了昨晚的忿忿不平,只顾点头,端望远镜紧紧盯着不远处的榆林战场,目光先被东城墙外的炮战吸引,但紧跟着就把视线转移到西城墙外的河对岸。
东城墙那边,刘芳名、马献图、徐勇、王允成等旧明降军的攻势很猛,于城东南部的沙峰集结了大将军炮阵地,在数百步外对城墙一隅的城垛展开狠攻。
炮声轰隆,但那已经不是镇北台所能瞭望到的地方,而在他们能看见的东墙北部,外面又只有交错纵横的壕沟,只不过是分散守军疑兵之计,实在没什么看头。
反倒是西城墙外,任权儿的攻城阵地是真按照元帅军的攻城方略来部署,前有壕沟之间三道齐胸土垒、后有远近两重火炮阵地,中间夹着前后两排十余座品字排列与城墙齐高的土山,由重铳抬枪手持续向城头守军射击。
尽管打放的枪炮不算密集,但针对守军层次化的火力射击,依然给李自成带来巨大震撼。
他就压根没有想过,攻城,或者说与明军对阵,还能完全用火力在射程、威力、数量上将之完全压制。
这对李自成来说是一种新奇而强大的战术。
刘承宗看他认真观战的严肃表情,脸上不禁露出一闪而逝的笑意:黄娃哥过来,光剩下遭下马威了。
实际上他更清楚,任权儿所率第二旅在西边表现出的能力,远超正常状态下的元帅军攻城。
守军的数量受限,不会出城野战,也不会背城而战,而第二旅有充足时间布置阵地。
是一种绝对理想状态下,接近演习的战斗。
但也恰恰因此,李自成看的就是元帅军最标准的攻城门道儿。
他发现西城攻城战的精髓,是西城明军虽众、火炮虽多,却几乎全部哑火。
明军的火炮并不是在与元帅军火炮对射中被压制。
而是元帅军的火枪。
就是那十余座品字排列土山上的重铳与抬枪,以单兵而言可怕的长度和口径,用接近城墙的高度、远超鸟铳的射程,密集且精准地击杀城头炮兵,以至于没有守军敢抬起大将军炮的沉重子铳,导致守军火炮哑火。
这让城外元帅军重炮在战场上就像没有天敌的猛兽,好整以暇地自北向南缓慢射击,清理百余步宽的城垛,将火炮阵地向南挪一点,继续向城垛密集射击。
这是他想都不敢想的强大攻势。
也正是这一幕,让李自成真正意识到昨日献出的计划有多离谱。
他一直觉得,自己跟刘承宗,差的是两三年的先发优势。
现在才发现,他们走的根本就不是一个路子,差距不仅在于兵粮、补给、地盘那些非常表象的东西上。
而是刘承宗的军队,好像真的是以暴揍明军为目标建设的。
农民军里谁能有这野心?
没有的。
当然这并不是李自成、王嘉胤等首领弱,恰恰相反,正统的农民军,是要在流动作战中,逐渐把一群失地流民磨练成明军,这一样是极高的标准。
人们所能接触到最厉害的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