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2章 狡兔死、走狗烹(下)(4/4)
“曾经以为跟着陛下能飞黄腾达,没想到如今却成了这异国他乡的炮灰。”他的话语中满是无奈与悔恨,却也只能在残酷的现实中挣扎求生。而在高加索地区,气候的炎热与当地部族的反抗,让另一批“弑君案”的参与者苦不堪言。
他们被派去镇压当地的叛乱,在烈日下艰难行军,随时面临着敌人的袭击。一名军官在写给家人的信中痛苦地说道:“这里的每一天都是煎熬……陛下似乎早已忘记了我们曾为他做过的一切。”信件寄出后,便如石沉大海,再也没有回音。
亚历山大一世深知,这些同谋者虽然曾为他立下汗马功劳,但他们手中握着太多秘密,每一个人都可能成为威胁皇位的定时炸弹。出于审慎,他必须将这些隐患一一清除;
而内心深处,年轻沙皇对同谋者在政变中那些血腥手段的反感,也让他不愿再与他们有任何瓜葛。毫无疑问,亚历山大渴望自己能摆脱“弑君者”的标签,将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彻底埋葬,以一个全新的、光明的形象统治俄国。
为了达到目的,亚历山大一世软硬兼施。对于那些稍有不满或反抗迹象的人,他毫不留情地给予惩罚,以儆效尤;而对于一些表面顺从的同谋者,他则偶尔给予一些小恩小惠,让他们心存幻想,不至于铤而走险。在他的精心布局下,曾经的弑君同谋们逐渐被分散、削弱,再也无法对他的皇位构成威胁。
然而,每当夜深人静,亚历山大一世独自一人时,内心的煎熬却如影随形。他常常站在窗前,望着圣彼得堡的万家灯火,想起那些被他“处理”的同谋者。
他试图说服自己,这一切都是为了帝国的稳定,为了俄国的未来。但午夜梦回时,政变时的血腥场景却不断在脑海中重现,那些因他而死的人,仿佛化作冤魂,在他的梦境中徘徊,“弑君者”的烙印,将永远刻在他的生命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