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古琴,高山流水!(1/2)
关于唢呐,在华夏有很多它的“美名形容”:百般乐器,唢呐为王,不是升天,就是拜堂。曲一线响,布一盖,全村老小等上菜,走的走,抬的抬,后面跟着一片白。
初闻不识唢呐音,再听已是棺中人……
看得出来,大家十分喜爱唢呐这个乐器的。
而林宇将要演奏的,则是唢呐的巅峰之曲《百鸟朝凤》。
学徒需要从辨认鸟叫听起,再一个一个练起,金丝雀、布谷鸟、锦鸡等每一个鸟叫声各不相同。
吹奏者需要用到唢呐技巧中特有的吐音、滑音、花舌、指花、颤音,以及吞、吐、垫、打、抹、压等,还有舌冲音、气冲音、反弹音、反双吐、连弹音、气唇同颤音、指气同颤音等高难度技巧。
原本的《百鸟朝凤》乐曲结构松散,即兴发挥,公鸡蹄晓,母鸡生蛋,甚至小孩哭叫都可以加入进去。
后来经过改版,针对原曲缺陷,压缩鸟叫声,去除鸡叫声,设计了一个特殊循环换气法长音技巧,使全曲风格热烈。
林宇吹奏的则是改版后的《百鸟朝凤》。
当唢呐入口,率先一股悲凉的音乐传入众人耳中。
随后便是几声鸟叫,紧接着乐曲欢快起来。
原本差点落泪的几位老哥瞬间又开心了起来。
此时,所有其他乐器的共同演奏效果会更好。
各种各样的鸟声穿插其中,轮番登台展示歌喉。
“这是布谷鸟的叫声!”
“还有小燕子、猫头鹰的声音!”
“我听到了夜莺的叫声!”
“哇,太好听了吧!这名华夏人太厉害了!”
“山雀…画眉…知了…还有百灵鸟,我听到了好多的鸟叫声!”
台下观众纷纷感叹好听。
城市里很少有鸟叫声,今天一次性听到那么多鸟声,真是太幸福了。
有些人开始认真聆听,辨别有哪些鸟叫,每听出来一种就会高兴一次。
“怎么可能,一只普通的长管怎么会吹出如此多的鸟声。我怀疑他提前吃了很多鸟在肚子里。”
有位砝国男性媒体人不敢置信。
当然大家都知道他是在开玩笑,表达不可思议。
查理君主突然有些后悔了,突然感觉到这位华夏青年真的可以演奏所有乐器!
“为什么啊?”查理君主非常疑惑,他也曾经试过吹奏,结果一出声就是将别人愉快送走。
为什么在别人手中可以吹出百种鸟叫声?太不公平了!
《百鸟朝凤》对于不同的人来听,也会听出不同的效果。
有的人听出是喜;有的人听是悲;还有的人边听边躺下,说“把我头上的布盖好”。
这些都和当事人的生活经历有关吧。
比如之前提前下班那位老哥,听到的全是一百种鸟嘲笑他的叫声。
属实悲惨。
但《百鸟朝凤》主要还是以欢快的旋律来唤起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对劳动生活的回忆,是一首积极向上的乐曲。
一曲《百鸟朝凤》结束,大家都站起来鼓掌称好。
好的音乐无关乐器本身,也无关演奏者的身份。
大众觉得好听的乐曲就是好乐曲。
“查理君主,这把唢呐就……”林宇抚摸着手上的唢呐,带有一丝历史浓厚感。
“送给你了!”查理君主说道。
身后的这么多砝国人、还有媒体,都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