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第三极崛起 >  第657章 远征团

第657章 远征团(2/3)

开过昆明,怎么会见过赵司令?我是在报纸上看到的,你们蒙疆战区可真厉害!”

    “那是!”哨兵露出自豪的神色。

    “既然你们是蒙疆战区的,我就不担心了,打扰了!”年轻人说完,兴冲冲地走了。

    蒙疆战区军队临时驻扎在赵家堆的消息不胫而走,知道的耐不住好奇,赶来一探,不知道的,听了别人夸张的描述蒙疆战区战功,更是按耐不住,尤其城内年轻学子,蜂拥而至。

    一时间,赵家堆热闹起来,不过不少人来看了后,说也没啥,除了穿的怪了点,和普通人没啥两样。对军队有些了解的人则是兴致勃勃的在那夸赞:“仔细瞧,瞧那哨兵。”

    “有啥不同?”

    “你多瞧一下,我看了半个时辰,他们几乎都没动过!”

    “这有那样难呢?”

    “不难?你回家试试刻!”说话人不屑道。

    随着懂得一些人的解说,很多人开始慢慢靠近,张望着里面的训练,哨兵只要他们不靠近大门,基本不管,这一来,整个营地四周都围了不少人,不停的啧啧称奇,尤其是狙击手的训练,趴在地上一动不动,要不是训练不需要伪装,估计没人会发现他们的存在。

    军营中的训练并不统一,作为山地师精锐,周同已经不需要搞什么形式上的训练,各营、连下的战斗小组也是根据需要自己安排训练,虽然有些乱,但没人闲着,多看一下便能看出道道。

    远征团在赵家堆的时间有近二十天,他们在等史迪威协调汽车,将他们运往腾冲,倒不是史迪威摆架子,要自己的直属团威风一把,而是这三千一百人的团装备实在太多,赵子赟不惜血本空运来弹药物资,他的武器弹药没法通用,只能自己解决,他可不想自己的远征团因为物资吃败仗,虽然很可能远征团不会参战。

    这近二十天已经让周同和他的将士家喻户晓,原因只有一个,远征团军纪实在太严,严格得让外人看来近乎苛刻,外人看不到军营之中的情况,但能看到进城官兵的情况。

    周同并不靠关起门来避免麻烦,而是大胆的让手下人也领略下南方风情,了解南方的风土人情,生活习惯对作战是有帮助的,他也需要手下人尽快适应这里的饮食,避免水土不服。

    进城的官兵一律是不得携带武器的,而且不得过夜,不得饮酒,不得在公共场合抽烟做不雅之事,本来蒙疆战区的战果就被传的神乎其神,昆明民众那是万分好奇,尤其这里的联合大学,有不少东部来的学子,他们见到远征团官兵便不管不顾的上去缠着问。

    察省自从开始军中教育,士兵的素质普遍高出其它军队一大截,学子们惊讶发现这些官兵识文断字,说出来的话也很文雅,而且不会有什么不耐烦的神情,唯一让他们不满的是,这些官兵是断然拒绝任何礼物,哪怕是要求他们分享食物也不可能,而且只要时间一到,便毫不犹豫返回军营。

    昆明城是大军集结又离开,远征军本就是抽调精锐,老蒋的政治部门也是一再强调军纪,但和蒙疆战区远征团相比,差距依然存在,给昆明民众留下了深刻印象,这也是远征团后来一战成名,成为这个南疆重镇民众和学子狂热追捧的原因之一。

    远征团的离开是赵家堆村民难以忘记的,这支军队走的时候,不但将场地恢复了原样,带走了所有不属于这里的东西,周同还找来那个村里的学子,委托他将两百大洋交给村长,对远征团在此驻扎给赵家堆村民带来的不便表示歉意,并以大洋作为补偿。

    此事被昆明各报纸争相报道,有人说是假惺惺收买人心,更多人则是夸赞远征团为远征军中的精锐王牌。

    是不是王牌得在战场上看,蒙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
寡妇春秋小说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