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给她最好的(3/4)
你拿着,在魔都买点需要的东西,或者给家里捎点特产。”一天2块钱,这让叶晨的心中一动!在1977年,这可不是一个小数字,一个普通工人月工资也就三四十元,这相当于他每天什么都不干,就能拿到相当于普通工人日工资一半还多的补助。这不仅是对他劳动的尊重,更体现了杂志社的诚意和对人才的重视。
叶晨出于客气,还是礼貌的推辞了一下,开口道:
“钟主编,这……食宿全免已经很好了,补助就不必了吧?”
“诶!拿着!必须拿着!”
钟望阳佯装板起脸,把信封又往叶晨手里推了推,然后说道:
“这是规矩!也是你应得的!改稿是个费心费力的活儿,就安心收下,在魔都生活手里有点零钱方便,别跟我客气!”
钟望阳深知叶晨的这部作品一发表,势必会名声大噪。随着各类文学期刊的复刊,各大杂志社对于投稿的作家都在削尖了脑袋去寻找。
真要让别的编辑部把叶晨给挖走了,他哭都找不到地方去,尤其是叶晨还这么年轻,成长的空间巨大,这时候和他结下交情,怎么都不会是件亏本的买卖。
钟望阳顿了顿,语气变得温和而郑重:
“小叶啊,接下来的日子,就辛苦你了。稿子我们都很看重,巴老也寄予了厚望。
编辑部会全力配合你,有什么需要,随时跟我或者小陈说,哦,小陈就是刚才带你来的那个编辑。我们就一个目标,让《少年犯》最完美的姿态,出现在复刊号上!”
叶晨感受到了那份沉甸甸的信任和期望,他不再推辞,收好了信封和纸条,站起身,郑重的点头然后说道:
“钟主编,您请放心,我一定会全力以赴,不负所托!”
“好!好!”
钟望阳满意的笑了,亲自把叶晨送到办公室门口儿,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
“今天先好好休息,倒倒车马劳顿。明天上午9点,咱们正式开碰头会,编辑部的几位骨干一起,咱们好好聊聊稿子!”
“好的,钟主编,明天见!”
叶晨走出《魔都文艺》编辑部那栋充满历史气息的洋楼,站在巨鹿路梧桐树的浓荫下,魔都傍晚的车流声和远处的黄浦江轮船的汽笛声交织在一起。
他捏了捏口袋里那个装着补助的信封,又想起了钟主编那欣赏、热切又充满期许的目光,还有下午那场酣畅淋漓的思想碰撞。不得不说,这个年月的人是真的很可爱,一种前所未有的使命感和创作激情,在他的胸中涌动。
叶晨知道,属于他的舞台已经正式的拉开了帷幕,而《少年犯》的命运,也将从这里正式的启航!
接下来的几天,叶晨在《魔都文艺》一部度过了一段异常充实而高效的时光。编辑部的小会议室里,烟雾缭绕,钟望阳和几位老编辑都是老烟鬼,大家讨论的气氛热烈而专注。
针对《少年犯》的碰头会开的深入而细致,钟望洋作为掌舵人,眼光精准老辣,提出的修改意见,往往切入肯綮,直指作品思想性和艺术性,可以更上一层楼的关键节点。
编辑部的几位骨干编辑,也都各抒己见,从人物塑造的细枝末节到情节推进的节奏把控,都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叶晨坐在其中,沉稳的听着,思考着,不时的给出自己的见解。他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作品内核的绝对把握,让他在讨论中既不盲从,又能敏锐的汲取有价值的建议。
叶晨的发言条理清晰,逻辑缜密,常常能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的核心,或者提出更优的解决方案,让在座的老编辑们都暗自点头,对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