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相濡以沫(2/5)
盼与您当面交流!此致
敬礼!
《魔都文艺》编辑部
1977年8月24日”
信纸下方盖着鲜红醒目的“《魔都文艺》编辑部”公章,刘建国念完最后一个字,办公室里瞬间鸦雀无声,落针可闻,所有人都被信的内容彻底震撼了!
“刊……刊发?复刊第一期?显著位置?”
刘建国作为公社文书,是贺家湾为数不多的文化人,所以他更懂这里面的含金量,他拿着信纸的手微微颤抖,难以置信地重复着关键信息。
“主编亲自邀请……去魔都改稿?路费食宿全包?”一个干部喃喃自语,仿佛在确认自己是不是听错了。
“不可多得之佳作……翘首以盼……”王满屯反复咀嚼着信里那些极高的评价,脸上的严厉和疑虑如同冰雪消融,取而代之的是巨大的惊愕和一种难以言喻的荣光。
“我滴个老天爷!叶晨……你这文章……这是要登到大上海的杂志上了?还是头一篇?”门口一个见过世面的老会计,激动地拍着大腿。
“了不得!了不得啊!咱贺家湾要出名了!出大文化人了!”另一个干部兴奋地嚷道。
刚才还弥漫着的紧张、质疑、不安的气氛,瞬间被巨大的惊喜、不可思议和一种与有荣焉的骄傲所取代!谁能想到,叶晨这个在黄土地里默默耕耘的知青,不声不响地干出这样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他的文章,不仅被魔都的大杂志社看中,还要作为复刊后的头炮隆重推出!连杂志的主编都亲自邀请他去改稿!这是何等的荣耀?这简直是贺家湾公社开天辟地头一遭!
王满屯猛地一拍桌子,声音洪亮,充满了激动:
“好!好小子!叶晨!干得好!给咱们贺家湾,给咱们公社争了大光了!”
文书刘建国此时也激动的满脸通红,将信和附件郑重的交到叶晨手里,然后说道:
“我就说嘛,你小子,别看平时闷不作声,可却是个能耐人,肚子里有墨水!好!好一个《少年犯》!写的好!写的好啊!改!必须去改!公社肯定全力支持!”
刘建国说罢,不由地看向身旁的王满屯。王满屯大步走到叶晨面前,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脸上笑开了花,指示道:
“叶晨同志,恭喜你!这可是大喜事!天大的喜事!赶紧回去,准备准备,按信上说的,十日内动身!公社给你开介绍信,开证明!”
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瞬间飞出了公社大院,传遍了整个贺家湾。
“听说了吗?贺秀莲的男人,那个知青叶晨,写的文章登到大上海的杂志了!”
“啥?真的假的?魔都的杂志?”
“千真万确!公函都寄来了!邀请他去魔都改稿呢!路费食宿全包!”
“哎呦我的娘咧!他写的啥?叫……叫《少年犯》?”
“妈耶,这名字听着怪吓人的……”
“你懂啥?人家公社干部都说了,写的是管教干部怎么挽救失足青年的,是大好事,是大光荣!”
“啧啧啧,了不得!人不可貌相啊,平时看着这个家伙蔫蔫的,没想到蔫人出豹子,一出手就惊天动地啊!”
“这下咱贺家湾可出名了!大上海啊,那可是大城市!”
“叶晨这小子,要鲤鱼跃龙门了!老贺家可真有眼光,招了这么一个有出息的姑爷!”
田间地头,窑洞院落,村民们35成群,议论纷纷。惊愕、羡慕,赞叹、好奇,种种情绪交织在一起。
叶晨的名字,连同《少年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