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一的奋斗(三十一)(2/3)
,可以成圣哉!”“兵事,治世,方是根本。”于谦渐渐有些气喘了,他说上两句,就要喘上一阵了。
于谦一下子坐直了起来,双眼炯炯有神盯着丁一:“无欲者,纵观国朝至今,无非你我师生二人!安可寄望后继者如是?”这是直指本心的话,并且于谦还接着说道,“如晋莫以为,国事托之以总理大臣,则皇帝不贤,亦不能祸国;军队国家化,则臣子不肖,亦不能篡位!若总理大臣不贤,又当如何?则四年之间,浪费公帑,劳民伤财一无所得!下一任总理大臣,安知又是贤臣?若总理大臣不贤,或贪恋权位不肯求去,勾结将领,大厦危哉!”
“果不其然!”于谦大笑起来,一边笑一边摇头,一点也不象个病人。
然后他从枕头后面抽出一卷纸,打开来,却是简略的世界地图轮廓。
“此方略如晋是如何定下来的?”于谦没有反驳丁一的话,而饶有兴趣地问下去。
特别是基层的民众,不见得懂什么高深的道理,但所谓有样学样,便是如此。
他扬手止住要说话的丁一:“不必多言,余光阴无多。”
于谦是这么定义的,的确对于大国首辅、总理来说,诗词,真的就是小道吧。
最后于谦留给丁一的,是一个笑容,如释重任的笑容。
巴黎的暴动,巴黎公社,就象一场阵雨,过后了无痕迹。
“一曰明见,改军制,立战法,创火器,攻略关外,斩首敌酋,长驱七海,殖民美洲……等等诸事,若如生已知之!”
为什么会这么说?往深层里说,人是需要信仰的;往浅白里讲,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丁一听着,不禁只觉颈后毛汗都渗了出来!这时却觉手上一重,于是于谦用力地捏住了丁一的手腕:“此可持之成就霸业,却不可持之立百年之国,若无远虑,恐有近忧!始皇帝一扫六国何其雄哉,然二世而夭!”他没说千秋万世,真的是无所顾忌了,只说百年之国。
做官上,说不好听的,如果丁一真的会做官,为何前世警衔上去了,连个刑警大队长都没能混上?不就是不会做人、不会当官么!
其实丁一并没有考虑到这些东西,他只是觉得于谦对自己是不错的,尽管在景泰年,于谦有些不太看好他,但有事了,也是有来劝他跑路。而当年于谦在华夏京师快要病死时,也是视他为亲传弟子的,把自己的人脉关系都交给他;后面又听从他的劝说,来了西方,替他一路做到死。
丁一觉得,他得这么做,当年京师之战,他在千军万马之前认下的师生之礼,是要履行的。就这么简单。
“如晋有悲天怜人之仁,若放州府,可为一县之首领。然必不得晋身黄堂,牧民于州府。汝太执着,不肯委曲求全,不能隐忍,不愿祸人,只恐一世到头,能以县官致仕,不被奸人所陷,已是偷天之幸。”
于是亲信便低下了头,只要教廷里的大人物,还有一点正常智商,就算教皇逝世,新任教皇也不可能向丁一这位大金主亮起獠牙的,因为能够爬到教皇位置上的人,往往都是足够聪明。
丁一没有想到,于谦会问这样的问题,但对方慎重的语气,却让丁一也认真起来:“不。大明不需要那里的土地,不论是华夏大明,还是泰西大明,或是神圣大明。”丁一指向美洲,“这才是着力之处,至少百年之内。便是如此。”
此事传到华夏之后,在士林之中极为震撼,这是前所未有的事!
“如晋,为师怕是不能帮你大展鸿图了。”
但所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但阿拉贡国王斐迪南遇袭重伤的消息,并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