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一章 灭魏(3/5)
。这领兵打仗之事成蟜并不擅长,自然不会参与,只是平常从军报中了解战争的进度。
虽然其他各国没有支援魏国,但目光一样都放在这场战争上。
在魏庸的暗中配合下,秦军稳步推进,攻城掠地,但又不至于将魏军给直接击溃了。
在魏庸回复的计划中,打算在战争后期将魏军的主力聚集在大梁城中,如此方便进城后的秦军一网打尽。
若是魏军在前期就损失惨重,恐怕魏庸这个大将军就坐不稳位置了。
没有掌握实权的魏雍在大梁城中做内应,想要攻破大梁城最终还是得走上水淹的老路。
所以魏庸不出意外的败在了王翦手中,但没有一败涂地,主力精华犹存,让魏国上下能够看到一丝反败为胜的希望。
六国多多少少都有都城被围的经验,特别是赵国,经验老丰富了。
只要都城没有被破,那就有反败为胜的希望。
每攻占一城,秦军都要分兵驻守,虽然秦军不可能在攻击魏国都城前占据所有城池,但也能减缓不少压力。
只要能击败秦国的围城主力或者让其在攻城战中损失惨重,丢失的城池也还有收复的希望。
当然这样的策略是消极了一些,但魏国也是没有办法,谁叫魏国境内没有多少险要关口依仗呢?
寻常的城池可阻拦不了秦军的脚步,非得要大城才行。
魏国上下已经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在魏国有数的大城和都城中疯狂囤积粮草和各种生活物资。
抱着就算打不过,也要耗过的想法,耗到冬天,秦军总不可能不撤军吧?
在古代,攻城战耗个两三月,甚至半年都是寻常事。
六月初,魏军节节败退,西部土地大部分丢失,十八万秦军兵临城下,将大梁城围得水泄不通。
都城内的魏国百姓很慌,不过魏国君王,权贵们并不算慌,反正早就有了心理准备。
虽然秦军有魏庸这个超级内应,但想要凭此攻破城高池深,防备设施完备的大梁城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魏军中的内应也就是魏庸以及魏庸的铁杆亲信,大多数人还是忠于魏国的。
除非大梁城全面沦陷,否则抵抗在所难免。
要知道就算是水淹大梁城,大梁城内也坚持了三个月……
直到大梁城全面坍塌,几十万秦军化作洪流攻进城,本就低落的士气才再也不可挽回。
没有持续三个月的泡在水中,魏军的士气可不容易崩溃。
平常时候魏庸只能在调兵遣将的方面配合王翦,王贲。
打开某处城门这种方式只有一次机会,大梁城中魏王以及其他权贵的眼线众多。
若是秦军没有成功进城,魏庸肯定是完蛋了。
互相试探的攻城战打响,有了魏庸提供的详细城防资料,调兵遣将的方略,秦军的损失并不大。
秦军并没有着急发动总攻,耐心的消耗着魏军的士气,使其慢慢放松警惕。
自家都城被围,不管再怎么准备充分,终究还是伤士气的事情。
在秦军发动总攻前夕,成蟜乘坐着机关兽朱雀来到了大梁城外的秦军大营。
成蟜的到来吓了王翦,王贲父子一跳,还以为成蟜是来摘桃子的。
好在成蟜并不是来摘桃子的,而是来监督军纪的,成蟜担忧破城之后秦军乱来。
大梁城是当今世界五大雄城之一,地处中原,论繁华程度比起咸阳还要强一些。
花花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