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二 此韩非彼韩(5/5)
奏疏非常高兴,他还是第一次看见韩非如此积极。看过之后觉得有理便采纳了,命人将奏疏抄写,给要去韩地的秦吏一人一份,以做参考。
这份奏疏打消了朝堂上不少人对于韩非的猜忌之心,同时也让嬴政起了提拔韩非为廷尉的心思。
副手跟一把手自然是大为不同的,不出意外要不了多久韩非就会秦国朝堂举足轻重的重臣。
也许这个契机就在韩地,证明韩非写的东西的确有用。
等到秦吏到达韩国,挑选好班底,正式开始主政颖川郡,韩王安也在秦军的护送下前往秦国咸阳。
坐的是正经八经的豪华马车,不是什么囚车。
吃穿方面虽然降等了,但依旧是贵族级别,甚至还允许带了两个最宠爱的妃嫔。
至于韩国王室其他成员以及附属人员,暂时都被控制在新郑城内。
除了自由受到限制,其他的跟平时区别不大。
韩王安到达咸阳那天,嬴政举行了大朝会,成蟜也参加了。
在众目睽睽下,去除了任何代表一国之王身份的韩王安对嬴政表示了臣服。
看见跪地的韩王安,除了韩非心里有些不是滋味,其他人都对韩王安的顺服很满意。
之后韩王安也非常配合各种仪式,最关键是脸上的神情并不丧。
当然高兴也是不可能的,否则实在太不要脸,让人看不起,鄙视。
如此顺服的态度,让嬴政非常满意,同时也是为了更进一步争取韩非的效忠。
嬴政给出了出乎所有人预料的封号,封韩安为韩君!
投降的君王很少有好下场,哪怕能够活下去,封号基本上都是带着贬义的。
韩安这个封号可谓是史无前例,估计未来也很难有类似的例子。
说实话韩安都有些感动了。
秦王,太仗义了!
韩君这个封号真是好得不能再好,契合得不能再契合了。
韩非也有些感动,这待遇的确没得说。
朝堂上倒是有反对的人,不过都被火力全开的韩非给拨倒了。
不用成蟜这个大老出言支持,也不用嬴政动用强权通过。
至于韩国王室成员是自然不能还住在新郑。
嬴政把王室主支安排在了咸阳,嬴政赏赐了韩安一座还算不错的府邸。
旁支嬴政给安排到了长安县。
长安县是成蟜实封之地,在县城之中的繁华程度首屈一指,不逊色于普通郡城,距离咸阳也不远。
可以预见,当韩王安的待遇传遍天下后,历史上那些投降的君王在关键时刻就更加不会抵抗了。
当然在大局已定时投降和提早投降,待遇肯定会大为不同的。
其实成蟜觉得如果把六国君王都弄到咸阳城,那样的画面肯定会很有意思。
其他人的地位不太好说,但地位最高的肯定是韩安,地位最低的肯定是赵国君王。
或许这样夸耀功绩,比营造六国宫室更加荣耀!
有机会,成蟜打算提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