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秦时:一人之下 >  第三百五十二 此韩非彼韩

第三百五十二 此韩非彼韩(3/5)

荒土地,那就得不偿失了。

    秦国的军队一路武装郊游到了新郑城下。

    之所以会发生这种事,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各座城池的守将都成为了秦国的人。

    守将以下也被渗透得很深。

    底下的大头兵大字不识一个,也不懂什么家国情怀,只晓得当兵吃粮。

    如此情况也是容易造成兵为将有的根本原因。

    谁给大头兵饭吃,谁给大头兵钱财花,他们就给谁卖命。

    对于君王,对于国家的忠臣是极其有限的。

    既然上官有令,而大头兵们也不想跟虎狼似的秦军拼个你死我活,自然就顺着投降了。

    兵临韩国都城,秦军上下心想这下总该打一仗了吧?

    可惜秦军依旧是架势还没有摆好,新郑大门就洞开,韩王安就带着韩国的文武百官出城了。

    韩王安左手举着韩国全境地图,右手拿着代表王权的印玺。

    除了这两样还把秦王嬴政的王诏交给了内史腾。

    得了,这下仗肯定是打不成了。

    剩下的韩国城池也肯定没有仗打,韩王都投降了。

    大家都出来了个寂寞。

    于是一番流程后,内史腾就带着大军一起入城,接管新郑防务,治安等等。

    中途墨鸦拿出罗网卫的信物前去拜见内史腾,传达了成蟜的意思。

    虽然成蟜不是内史腾的直属上司,也不是秦王,但成蟜的招呼内史腾还真不敢不听。

    成蟜的招呼也不多,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注意军纪,不要扰民。

    内史腾本身是个能吏,允文允武,不是酷吏,也不是贪官污吏,对于成蟜的招呼顺心的接受了。

    鉴于韩王安的识趣以及手握秦王的王诏,待遇自然是从优的,甚至还可以继续暂时住在王宫。

    等入秦拜见了秦王,秦王正式给予了封号后才会去相应的地方居住。

    内史腾初步控制了韩国新郑后就派遣麾下的将领带着韩王安的王诏去接收新郑东部的韩国国土。

    由于韩国国土狭小,秦军进展又太顺,只花费了三天就占领了韩国全境。

    韩王安纳地效玺,投降秦国的消息也在三天内传遍了韩国全境。

    上层有一些各不相同的反应,翻不起来什么浪花儿,主要是对秦军示好。

    底层的普通百姓大部分都反应很小,有反应的基本上都是感慨一番。

    哪怕情感丰富的人也就是掉几滴眼泪,随后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去了。

    对于他们而言,让一家人吃饱肚子,穿得暖和才是最值得关注的事情。

    吃饱穿暖是历经二百五十多年持续战乱的普通百姓最大的梦想了。

    如果满足不了,只要让他们活下去也不是不能接受。

    要求是多么的卑微啊,但大多数统治者甚至都不愿意低下头停一下他们的诉求……

    对于底层老百姓而言,真是宁为太平犬,不做乱世人。

    争霸那是上层者的游戏,他们不过是没有感情的工具人,一串不起眼的数字罢了。

    殊不知只有真正获得民心的人才能争霸成功,而且之后若是不注意维护民心,霸业随时都可能崩塌。

    这个道理连嬴政都不太懂,或者懂一些皮毛。

    好在这个世界有成蟜在,成蟜懂,没有因为自己站得太高就忽略了民心。

    所谓覆舟水是苍生泪,不到横流,君不知……

    韩国的覆灭,不,韩国的投降以无以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
寡妇春秋小说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