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章 形势一片大好(5/5)
一时间,天下哗然。当然这是指各国的有识之士,纸醉金迷,醉生梦死的依旧如故,对外界变化漠不关心。
最受震动的自然还是跟农家,墨家一样的诸子百家。
两大显学之一的墨家,人数最多的农家,不约而同的被秦国收服,带动了一些小学派投靠或者加大投靠力度。
还有部分学派依旧选择观望,观望两大显学之一儒家的态度。
儒家大本营小圣贤宫自然也收到了消息,而且还是收到消息最快的势力之一。
此时儒家的压力可谓山大。
细细数来,诸子百家中的大派除了道家和儒家没有明确表态,墨家,农家,阴阳家都表态了。
而且道家天宗,人宗本就位于秦国境内,尽管没有明确表态支持,但总体也比较顺服。
儒家虽然也派了一些人进入秦国,进入寰宇学宫,但都不是儒家的核心。
这种局面下儒家在诸子百家中实在是太显眼,太容易被盯上了。
于是,儒家内部便提议派人去秦国示好。
只是儒家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派系不少,想要达成统一意见需要时间。
成蟜得知消息后决定添一把火,亲身前往道家天宗和人宗。
道家天宗的北冥子也不知道是故意躲着成蟜,还是真不在道家天宗内,反正这一次成蟜依旧没有见到。
不过有赤松子这位可以代表道家天宗的掌门,北冥子在不在也无所谓了。
道家天宗的宗旨决定了赤松子不会跟秦国对着干,因此面对成蟜的要求也就同意了。
至于人宗,成蟜觉得如今的局面也不需要逍遥子去钓鱼了,自然没有什么问题。
成蟜乘坐朱雀返回咸阳的第二天,赤松子和逍遥子就齐齐来到了咸阳拜见嬴政,明确表达了投靠的意愿。
嬴政自然是高兴的,给予了赤松子和逍遥子封赏,也给了天宗和人宗一些好处。
在秦国的刻意推动下,道家投靠的消息自然传播迅速,很快就传到了齐鲁之地。
儒家各派领头人一看,得,还不表示表示,真要彻底成为秦国的眼中钉,肉中刺了。
由于儒家身处齐国之地,跟齐国俏脸甚深,真不好明确表态支持秦国,但不表示又不行……
儒家各派领头人商量了一番,决定以跟寰宇学宫交流的名义派人。
为了份量足够,这次交流的带头人是儒家内部派系领头人之一荀子。
之所以派荀子,原因有不少,不过最重要的原因还是荀子的两个弟子是秦国的高级官员。
而且这两个弟子都受秦王嬴政器重,都很雍侯赢成蟜关系不浅。
有他们帮忙说话,儒家的处境就能好不少。
在小圣贤宫读书的张良由于韩非的关系,跟荀子走得很近,荀子也不时指点。
张良得到消息后决定跟荀子一起前往秦国。
见识见识秦国的同时也见一见在秦国的一些故人……
荀子挺欣赏张良,便同意了张良的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