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镇北王 >  第2205章 授封大典

第2205章 授封大典(2/3)

前跪捧亲王金册交给读册官。赞礼官又曰:“读册”!

    如此便有读册官读册,“昔君天下者,禄及有德贵子必王此人事耳然居位受福国于一方尤简在帝心。第二子弘启,今命尔为秦王,藩高昌.......今尔固其国者,当敬天地在心,不可踰礼。以祀其宗社山川,依时享之。谨兵卫,恤下民,必尽其道于戏。勤民奉天,藩辅帝室,允执厥中,则永膺多福,体朕训言,尚其慎之!”

    读册完毕,将册书授予大礼使首辅赵南星,赵南星搢笏躬身接册。

    赞礼官赞“搢圭”!即竖起代表祖宗家法的玉圭。

    赵南星将金册跪授秦王关弘启。

    赞礼官赞曰:“出圭”!

    “俯伏、兴”!

    关弘启向代表天子与祖宗家法的大圭行礼。

    如此,才算是仪式结束。

    之后依次是晋,齐,楚,赵等诸王入殿授封。

    “皇子关弘孝授封晋王,藩月卢。”

    “皇子关弘忻授封齐王,藩秦川。”

    “皇子关弘济授封楚王,藩阳余。”

    “皇子关弘奕授封赵王,藩商水。”

    “皇子关弘恪授封魏王,藩施安。”

    “皇子关弘誉授封燕王,藩云中。”

    “皇子关弘荣授封韩王,藩阜安。”

    西域、梁地、魏地、南蛮北夷之地皆有藩属,按照阁议商定又经慎重选址才是定下,关弘启藩地高昌,位于西域中部,天山脚下,相当于坐镇西域,关弘孝藩地月卢,位于西域以北之地,可保中原西域通畅,是咽喉重镇,其余藩属皆有这般考量。

    以两京国都为中心,同时选重地城池为次中心,由皇子坐镇,实现对整个地域的统治,派兵重守,互成犄角,互相守望。

    本质是形成以血亲为纽带的稳固统治。

    “诸王四拜!”

    “礼毕!”

    在一片高呼声中,这场授封才是结束,但也不是真正的结束,还有最后一道流程。

    礼部尚书孟弘奏请诏书用宝,即盖上大印,才可颁布天下。之后孟弘捧诏登上午门开读,昭告九州四海。

    午门外,已是人山人海。

    孟弘将诏书展开,高声宣读。

    “册封诸皇子为王,诏天下曰:朕荷天地百神之佑,祖宗之灵,当前朝日暮途穷之时,奋起云州。赖将帅宣力,创业北方。后统率诸将以定全境,不二年间海宇清肃,河清海晏。大统既正,黎庶靖安。后几经靡战,平北方蛮夷祸乱,数战而败梁国归于宁土,雄军远征西域,建立都护府,其境纳入版图,水师远航出海,征倭国,下西洋,扬我国威......"

    "朕惟帝王之子,居嫡长者必正储位。其诸子当封以王爵分茅胙土,以藩屏国家。朕今有子八人,即位之初已立长子弘昭为皇太子。诸子之封本待报赏功臣之后,然尊卑之分,所宜早定。”

    “乃以六月三日封第二子弘启为秦王,第三弘孝为晋王,第四弘忻为齐王,第五子弘济楚王,第六子弘奕为赵王,第七子弘恪为魏王,第八子弘誉燕王,第九子弘荣皆授以册宝,设置相传官属及诸礼仪已有定制于戏......故兹诏示,咸使闻知。”

    自此浩大的封授大典才是结束,授封亲王将在一个月内离开京城就藩。

    皇子分封,公主出阁,皇宫也似乎冷清下来,关宁也终于明白为什么皇帝被称为孤家寡人了,还好他身边还有红颜作陪。

    亲王就藩后,地方上更为稳固。

    建安三年年中,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
寡妇春秋小说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