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小说 > 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 >  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不入锋口,怎试刀锋?

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不入锋口,怎试刀锋?(2/5)

惊。

    沈镇、伍昱、刘召、卫世清等数十锦衣校尉,皆被调入此营,其中竟有五人曾任辽东军伍军职,乃朱瀚旧部。

    兵马司副指挥韩世誉亲赴王府拜谒,被拒。

    “王爷未见?”

    “不见。”

    “那是否给个回话?”

    “王爷只说一句:‘内城多事,须得内人守’。”

    韩世誉心知,此“内人”非宦非官,是王爷之人。

    而这一刻,兵马司突然意识到——应天府这座看似安稳的帝都,正从深巷密院里翻涌出暗潮。

    次日辰时,朱标接到王延传言。

    “王爷已设六营制,整调兵马司。”

    朱标神情未动,只轻声道:“是他出手了。”

    “殿下可要与王爷会面?”

    朱标沉思片刻,摇头:“不必。”

    韩思语却皱眉:“殿下不去,王爷或许会以为你犹豫。”

    朱标看着她,语气忽柔:“他若真那般在意,便不是王爷了。”

    韩思语怔住,一时无言。

    东宫诸人皆知,太子朱标虽尊王爷为叔,但彼此之间的信任,早已不是普通亲族之间所能比拟。

    那是一种无言的默契:你出手,是我在前;我退后,是你在控。

    如今王爷主动控兵,朱标便不动政务——这是一道彼此心照的阵线轮换,真正的默契。

    “那殿下接下来……”

    朱标起身:“练兵。”

    韩思语大惊:“殿下要亲操禁卫?”

    “不,是练心。”

    他目光沉定,声音如碑石般冷硬:“练我东宫上下之胆、之心、之志。”

    半月后,东宫讲舍内设“对辩营”。

    朱标亲设八案,广招朝中名士、外府之吏、太学之生,设策而辩,胜者入东宫,败者不录。

    林士澄亲为主审,贾永清则为“审辩人”。

    这本该是一场朝中少见的才士较量,却在三日之间,变成一场“争权入局”的明争暗斗。

    有中书舍人之子自诩才高,不服林评,怒斥“东宫自设朝纲”,被逐。

    有国子监正亲赴讲舍欲观局势,被拒。

    也有人夜入东宫求托门路,被沈在礼冷言逐出。

    讲舍门外,数百人观战听辩,一时间,东宫几成小朝堂。

    朱元璋知晓此事,未发一言。

    朱瀚知晓此事,亦无一语。

    可就在“对辩营”第五日,一人出现,让整个讲舍为之一静。

    来人名曰程启宣,乃前任礼部尚书之孙,流放三年,突回京。

    他未曾求见,只是当众递交一份策案:“请太子殿下亲审。”

    朱标得报时,正在竹庭设局观棋。他停下棋子,淡淡问:“他写了什么?”

    韩思语低声念道:

    “东宫不可避,东宫不应避。臣子非争权者,亦非干政者,然太子欲为圣君,先当知圣人不避名。臣愿以一策,试东宫之志。”

    朱标沉默良久,忽而道:“请他入。”

    这一日,应天京城再次轰动。

    流放三年之人,策入东宫,太子亲审。

    同一时刻,皇城深处。

    朱元璋虚弱地靠在床榻上,身旁传来太监细语:“太子已设‘策补之制’,三日之内得人八十,皆言辞犀利,政思明达。”

    朱元璋缓缓睁眼:“王瀚可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
寡妇春秋小说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