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小说 > 鬼吹灯II >  第四十七章 忌火

第四十七章 忌火(2/4)



    只听孙爷说:“风水上的事情只是其一。其二,地仙村与明末青溪古镇格局相似,封氏蒙受皇恩发迹是在明代初期,历大明一朝两百余年,不断扩建祖宅,所以说青溪古镇的形势根基,都是从那一时期所定,后世经历清朝、民国,知道解放后,都没有太大的变化。我以前从没有仔细想过青溪镇为什么要做成忌火灭烛的格局,或者说根本就没想到那一层,要是往深处琢磨,这肯定是与永乐年间观山封家设计毁掉发丘印、摸金符之事有关。”

    古代军事编制的称谓与现代相似,现代军队的军衔有将、校、尉、士,其每一级又分少、、上、大,例如少将、将、上将。在古代,将属于高级军官,校尉则属于级军官,曹操手下的盗墓部队,为首的是发丘郎将,又称天官,其下有摸金校尉,并配以付印作为信物,所以才留下了发丘印,摸金符。汉末的乱世结束后,发丘印摸金之辈流入民间,不再做官盗的勾当,专一地倒斗取材,以济世间穷苦之人。

    国人自古就注重名分,所谓名不正,言不顺,于是发丘,摸金这套官家的名号沿用了几千年,那枚刻有“天官赐福,百无禁忌”八个字的发丘印,一级穿山摸金的古付,都是代代相传的信物凭证,共有付一印。

    由于摸金校尉倒斗之术出自《周易》。《周易》又为群经之祖,擅长一“望”字决辨识天星地脉,是倒斗行里最重传统的一支,故此民间历来都有七十二行摸金为王之说。摸金校尉之魁首为发丘天官,但到了明朝永乐年间,皇室为求皇陵稳固,由观山太保设计诡计,毁了发丘印和枚摸金符。

    也许是天道有容,不该摸金倒斗的手艺从此断绝,最后仍是有三枚摸金符下落不明。有道是,一日纵敌,万世之患,观山封家担心此事败露出来,早晚会有摸金校尉卷土重来大肆报复,特别是封氏祖坟都埋在棺材峡,所以思量起来,时时都是寝食难安,但这件事最终并没有走露风声,后来也就逐渐放心了。

    孙爷说,现在想来,观山太保最忌惮的始终是摸金校尉,地仙村的建筑布局暗合宫八门之理,其轮廓又有忌火之像,在观山风水,忌火之地不能点烛,点了蜡烛生门也要变作死门,这不正是专门对付摸金校尉的吗?

    我对孙爷说:“我看您是有点过度敏感草木皆兵了,摸金校尉与观山封家过去有什么恩怨,那都是历史的尘埃了,没必要再去掰扯旧账,仅仅是我们和你之间的这笔帐就已经算不清了。现在咱们别想多余的,还是先想法把地仙封师古从棺材山理挖出来才是正事。”

    孙爷见我不信,只好说:“但愿是我多虑了。你们先看看地图找出行动路线了,我在翻翻这本《观山掘藏录》,这里面的棺材上一篇,详细记载这地仙村里的大小事情,说不定还能找到些什么。”

    我也正有此意,便接着去看封师古留下的图画典籍。深埋地底的棺材山是条尸脉,这地脉只在最古老的风水传说才会存在,而青乌风水对群龙无受的尸脉则是有名无解,很难说地仙借尸脱练形化之事是真是假。但是我和shirly杨商议地仙墓的事情,都觉得封师古某算深远,他做出的事情鬼神难测,对于群仙出山之言我们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决不能让这墓的古尸重见天日,否则肯定要出大乱。

    正说这话,就听到在窗外的幺妹儿忽道:“院里好像有啥东西在动---”此时半空血舞弥漫,但山里仍然是漆黑莫辨,远处有什么动静只能以耳音却挺。我走到窗格则耳一听,果然有些异动,声音密集纷杂,只不过并不是在院里,而是出自地仙村外的棺板峭壁附近,好似滚滚潮水,正向着藏骨楼这边涌动而来。

    其余几人也都觉得奇怪,棺材上里没半个活人,怎会突然出现这种动静?听上去数量不小,而且也不是死惊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
寡妇春秋小说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