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唐朝小地主 >  第五百二十三章 衣锦还乡(二)

第五百二十三章 衣锦还乡(二)(2/3)

测,是宫中皇子……还真敢想,这种荒谬的猜测,自然而然,得到众人的鄙视,皇子出行,这么大的事情,扬州官场,早就传得沸沸扬扬,怎么可能没有丝毫动静,难道是微服私访?

    就在一些百姓胡思乱想之际,钱府之中,钱绪躲在账房中,一边听取帐房先生的汇报,一边端着杯子,有滋有味的品着小酒,模样很是逍遥自在,家大业大,儿子钱丰又成亲了,了去一桩心事,钱绪有什么理由,不觉得惬意的。

    自然,如果今年可以抱上孙子,那么更加如意了,钱绪摇头,关于这点,对钱丰的意见很大,人家二十一郎,儿子都能走路了,他那里却没有动静,知道钱丰忙于政事,问题在于,传宗接代,也是非常重要啊。

    不行,得写封家书提醒,或者干脆前去荆州面授机宜,耳提面命……钱绪琢磨,突兀,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一个仆役没有敲门,就直接闯了进来。

    “何事这么慌张。”钱绪皱眉,顺手收好酒壶杯子。

    微喘了下,仆役欢喜道:“阿郎,韩郎君回来了。”

    “回来就回来。”钱绪漫不经心,随口说了句,突然反应过来,惊声道:“谁?”

    “韩郎君,对了,还有少夫人,小郎君……”仆役连忙说道,颇有几分激动,废话,一进来,见人就发红包,沉甸甸的,哪个不欢喜兴奋。

    “二十一郎……”钱绪惊喜交集,蹦然跳起,连屐鞋穿反也不知道,夺门而出,疾步如风,很难想象,以他的体形,身手速度居然这么敏捷。

    前院,听到消息,郑氏也从内宅之中,匆匆忙忙出来,发现真是事实,立即喜上眉梢,与韩瑞打过招呼,就直接奔向平常,在郑淖约的怀中,接过粉雕玉琢似的婴孩,眼中的慈祥与喜爱,显露无疑。

    “平常,小平常……”戏逗几句,郑氏感叹道:“像,真像,与二十一郎,小的时候,一个模样印出来的。”

    这话虽然有点儿失真,但是哪个敢说不像,等着韩瑞去找他拼命吧。

    就在几个女眷笑语晏晏之时,钱绪在走廊前出现,脸上又惊又喜,高兴吼叫道:“二十一郎,真的回来了。”

    “叔父。”韩瑞轻笑招呼,上前行礼。

    连忙伸手搀扶,肥厚的手掌,重重拍在韩瑞的肩膀上,钱绪强忍住激动,欢畅的笑道:“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叔父……”郑淖约与李希音也上前裣衣施礼。

    “好,好……回到家里,就不要拘礼了。”

    见到李希音,钱绪有点迷惑,瞬息就明白过来,韩瑞二媳妇,几月前就收到书信了,人虽然没去,但是也送了贺礼。

    两个媳妇,容姿如同春花秋月,不分上下,一眼掠过,钱绪暗羡韩瑞的齐人之福,郑氏就在旁边,却没敢表露出来。

    对了,还有小侄孙子,钱绪反应过来,客气了两句,拧头看向妻子,连忙上前,看到粉粉嫩嫩,肉乎乎的平常,钱绪喜形于色,连连点头道:“好,太好了,韩家有后,总算不负九郎所托……来,给叔翁抱下。”

    “不行,你粗手粗脚,会弄疼小平常的。”郑氏断然拒绝,低头下来,板着的脸,又化成了慈祥之色。

    钱绪悻悻,众目睽睽,拉不下脸哀求,不过幽怨之意,却十分明显。

    众人心中暗笑,韩瑞与郑淖约上前,劝和几句,郑氏依依不舍的松手,让钱绪抱了会,恰好平常醒来,发现自己身在陌生人怀中,顿时哇哇大哭。

    这个时候,郑氏更加有理由责怪钱绪了,在他手里夺回婴孩,经验丰富,慢慢轻摇微哄,郑淖约也在旁边安抚,或许察觉母亲的气息,平常很快就安静下来,咿咿呀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
寡妇春秋小说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