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二章 姑且信之(2/3)
抱怨,穿好鞋子,快步而去。反正,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除非知情人是不识字的哑巴,不然小道消息迟早满天飞的。
政事堂中,又是另外一番情景,三省六部,侍郎级别以上的官员,连同御史台、大理寺、秘书监等高官大臣,共聚一堂,按照地位高低,排列而坐,耐心等待圣驾。
人多了,心思自然各不相同,不过他们却沉得住气,坐得沉稳,尽管心中有不少疑虑,硬是没人开口探问,宽敞的政事堂中,十分安静,直到李世民出现为止。
“陛下。”众人叫唤,却没有在朝堂上那样拘谨,李世民也是如此,换下件宽松的龙纹袍服,扯了下衣摆,从容跪坐,伸手示意,众人纷纷陪坐下来。
与朝堂上避而不谈不同,在政事堂中,李世民十分果断,一开口,就直接提道:“京兆尹何在。”
“臣在此。”京兆尹列班而出。
“三天期限已到。”李世民沉声问道:“京郊一案,查得怎样了?”
众人关注,留心聆听,京兆尹连忙说道:“回禀陛下,已经有结论了。”
注意,是有结论,未必是已经调查清楚,一些个七窍玲珑的大臣,十分敏锐的觉察出来,京兆尹言辞的巧妙。
“怎么办的案子,过程详细说来。”李世民并没有着急询问是什么结论。
京兆尹连忙应声,从接受阎府报案开始,亲自前方探问,再到知道了贼人身份的线索,全城搜捕,去大理寺寻访……这些事情,有些人清楚,有些人第一次听说,尽管京兆尹叙说得十分详细,可是他们心中依然存有疑惑。
魏徵突然问道:“你们是怎么发现贼人身份的?”
“是阎侍郎派人知会的。”京兆尹说道,多少有几分感激,如果不是这样,案子不知道查到什么时候。
见到众人目光看来,阎立德说道:“太常博士韩瑞,见过这些贼人,看到了他们的画像,立即认了出来。”
“他又是什么时候见过的?”有人问道。
“……旁枝末节不用理会了。”李世民打断说道:“京兆尹继续。”
京兆尹应声,继续叙说,当众人得知,那些贼人,是由于冲撞了太子妃苏绫,意图不轨,被关在天牢之后,很是惊奇,自然而然,琢磨着,其中是不是有什么联系。
“是巧合,还是别有用心?”李世民问出了众人的心声。
“应该是巧合。”犹豫了下,京兆尹说道:“据府衙司法参军调查,以及大理寺官员审查贼人的口供,发现他们的确是无心之过,意图搔扰巾帼园的女冠,却冲撞了太子妃的仪驾,被随行的军卫误以为是刺客……”
了解其中的来龙去脉,众人目光闪烁,却没有开口,掩饰自己的怀疑,既然这么说了,那么就姑且信之。
“一场误会。”李世民淡声道:“言归正传,继续往下说,为何牵扯到岑侍郎的胞弟……”
没错,这个才是关键,众人定神,目光不是瞟向岑文本,可惜,某些人注定要失望了,岑文本依然淡定,连眼睛都不眨,神态自若,不愧是乱世文臣,名士风范,令人叹服。
当然,佩服是佩服,如果流言属实,事情真是岑文昭幕后指使,不管岑文本是否知情,肯定坐实了教弟无方的罪名,必然要罢官免职,才能给阎家一个满意交待。
“司法参军到大理寺寻求帮助,借阅档案资料,证实贼人的身份,奇怪他们身陷牢中,未遇大赦,却能出去,随后得知是岑文昭使钱相赎……”京兆尹娓娓述说。
以钱赎罪,在汉代就有了,大名鼎鼎的太史公司马迁,就是因为李陵投降匈奴,他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