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5章 穿越罗布泊(2/5)
如今已经人为开出了一个缺口。防渗漏和蒸发的生态输水河道从这里继续沿着沙漠北缘往西深入。
到这里时,水流就很小了。
但渠道附近那些干枯却未死去的胡杨、红柳依然伫立,一到夏天,就将再次泛绿。
输水河道北侧是荒漠戈壁,再往北就是库木塔格沙漠的北界阿奇克谷,荒漠戈壁上同样有不少原生植物,越靠近阿奇克谷植被就越多。
但在生态河道南边,则是羽状沙漠,风沙蔓延极其厉害。
而嘉禾生态这一两年的工作,除了修渠,就是在南侧的沙漠里建立一条防沙带。
沙海农牧也同样有队伍驻扎在这里。
一直到了规划河道的中后段,车队才停了下来,这里被嘉禾称为3号营地。
“老板,再往前100公里就到罗布泊大耳朵了。”
一下车,卢泽川就顶着风沙来到了郭阳旁边,伸手指着前方说:“其实等修好河道,也可以通水了。”
和郭阳同一辆车的牛虎林说:“不行,要覆绿风电戈壁,来水很有限,只够用于建立防沙带。”
卢泽川郁闷的缩了回去,不敢再开口,牛虎林可是他上司,这两天已经逾距两三次了。
再来两次,他估计就快凉快了。
而郭阳则打量着北方碧绿色的水面。
牛虎林说:“这是钾盐卤水,3号营地实际上已进入了罗布泊范围。
1号和2号营地都是建在戈壁滩上,只有3号营地,是建在盐壳地边上。
南边是沙漠,北边是盐湖,不过隔着盐湖,有一个叫红十井的采矿村子,村子里有100多号人,村里水电气网都通了,我们一般在那里补充物资。
村里原来有个纯净水厂,后来被我们收购了一半股份,现在都快富的流油了。”
牛虎林说的时候挺轻松,似乎习惯了这里的一切。
但郭阳从旁观者的角度来看,条件确实够艰苦的。
四周都是荒芜孤寂的景象,看不到生机,全是死亡的味道。
在这种地方长期呆下去,对人的精神是一种巨大折磨。
而嘉禾在3号营地常驻的有两三千人,主要任务就是推平沙丘,扎草方格,然后在格子里插上梭梭、红柳,再浇水。
好在如今是机械化部队。
推沙丘有沙漠推土机,扎草方格也有沙障机,短途运输有无人机,只有插苗和浇水需要大量人工。
营地里的住房多种多样。
有新修起来的砖房,是办公所在。
还有搭建的板房,是餐厅。
但更多的是建在地下的地窝子,这是宿舍,相比板房,地窝子住起来可能更舒适,冬暖夏凉。
郭阳随意挑选了一处地窝子,走下台阶,便是一条走廊,走廊两边便是一个个房间,还编了号码。
看起来有点像大学宿舍。
每个门牌号上还印刷有‘小心碰头’几个字,郭阳随意推开了个没锁的房间。
入眼是四张上下铺的铁架床,两张桌子,桌子上放着暖水瓶。
除了全是泥土构筑,布局几乎和大学宿舍没两样,但条件却是天差地别。
老实说,他此前也去看过地窝子。
但从没今天这么震撼过,上千个地窝子聚集在一起,这种场景应该只有兵团当年屯垦戍边时才有。
地窝子里此时没有人,应该是都出去了。
“老牛,我们加餐的食物弄得怎么样了,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