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  第520章 被教育了;塞拉多草原

第520章 被教育了;塞拉多草原(4/4)

更短的热带茁壮成长。

    此外,塞拉多的土壤并不鲤鱼农耕。

    这意味着,能够适应这一环境的大豆必须是强健品种,可以适应塞拉多草原缺乏基本植物大量营养素的高酸性土壤。

    1975年,巴西农业研究公司在南部巴拉那州设立的大豆研究所,取得了这一举世瞩目的成就。

    培育出了第一批适合在巴西广阔的腹地种植的热带大豆品种。

    巴西农业研究公司的种子,本质上就是一种超级种质。

    因为他们不仅能够在塞拉多的恶劣环境下生存,而且还比那些种植于南部温带地区的品种产量更高。

    在接下来的20年里,巴西农业研究公司协助研发了数十种独特的、适合巴西环境的大豆品种。

    更难得是,

    它是开源模式。

    巴西农业研究公司和本地育种者分享其种质,这些育种者又逐年优化。

    也就是在这二十年间,巴西的大豆每英亩产量实现了翻倍,成为全球大豆单产最高的地区。

    而后,

    因为巴西政府的极高利率,孟山都收购了巴西农业研究公司,以及最大的两家种业公司。

    已经臻于完美的种质资源落入了孟山都之手。

    然而,大豆种子只是孟山都从巴西获得的丰厚回报的一部分,直到现在,孟山都都还控制着巴西约40%的玉米种子市场。

    相当于近乎垄断。

    因为在塞拉多,温暖的气候和全年的日照让农民每年可以有两季收获。

    通常会轮作大豆和玉米。

    这里没有在国内东北那样的冬季休耕。

    收获大豆作物和种植玉米作物之间的间隙,可能只有短短的15分钟。

    在大豆联合收割机之后,玉米种植机就会紧随着进入农田。

    孟山都在这种无缝衔接的播种系统之中,每年都能获取数十亿美元的收入。

    更无耻的是,孟山都将抗农达技术添加到了由巴西育种者手工挑选了几十年的种质中,然后对外声称是孟山都的转基因技术让作物实现了高产。

    其实只是它窃取了育种工作者的成果,转基因种子并不一定比传统育种产量要高。

    但孟山都的抗农达技术确实能让农民更轻松,也让他们更省钱——至少短期内是如此。

    因为塞拉多草原上的农场太大了,在90年代,60%的农场都超过了2400英亩。

    而如今,这个数据更夸张,五六万英亩的农场比比皆是。

    瞿阳抵达这里的时候,见到的就是一望无垠的商品作物。

    天禾种业数年的努力,只是通过陶氏巴西在玉米种业上撕开了一条口子。

    但这里依然是孟山都的自留地。

    即使它现在饱受摧残。

    (本章完)

    。

本站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
寡妇春秋小说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