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肤施梦记 >  第三十六回 刀下留人

第三十六回 刀下留人(1/2)

    帐外突然有人喊道:刀下留人。夏贤不紧不慢地走了进来,身后赫然是新国相。

    夏贤道:我看谁敢任意处置皇族!

    无风本已停下的刀又举了起来,众人变了脸色。夏贤道且慢,新国相道不可,莲花生道了句阿弥陀佛,可都阻止不了刀极快地砍下。众人惊呼,有些吓的闭了眼,李唐挺身冲上抱住无风,可惜终究晚了一步。只听到咔嚓一声响,闭眼的睁眼看,却是旁边案几一劈两半,兀自一摇一晃。

    夏文唉了一声。

    无风道,国法云: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如不惩戒,何来公道,怎能服众,王法何用!从此,世间再无大皇子夏文!

    新国相抢先一步,夺过无风手里的刀道:好说!好说!先处理国事,再处理私事。

    夏贤脸色变了几变,看了看围着无风、已拔出刀的一旅将士:待处理完国事,朕自会给国师一个交待!

    夏文对着莲花生道:大师,世间尘缘已了,再无牵挂,请为我剃度,我愿出家为僧,常伴清灯古佛,诵经超度赎罪。

    莲花生道:施主本就与佛门有缘。随,点香净手,莲花生亲手剃度,当最后一缕头发剃净,诵道:

    归依大世尊,

    能度三有苦。

    亦愿诸众生,

    普入无为乐。

    莲花生赐了衣衫,沉默良久道:就叫浮生吧。

    浮生双手合十,向众人行了一礼。

    莲花生向众人告罪,单独与无风说了此行目的,一是听说无风重生,特来看望。二是接吐蕃王子回去,虽说现在政教合一,但吐蕃土司蕃王各派势力情绪此消彼长,还得吐蕃王子回去平衡一下。三是向无风讨教治国之计。

    无风想到当今局势,吐蕃终究背靠大树好乘凉,虽好战天性地理位置使然,不得不扩张以求生存。但还是与东南朝廷和,向西南扩,互市贸易、发展经济、照顾生灵,偏安一隅何尝不是件好事。但一任领导一个想法,人终有百年,百年之后便由不得自己了,只能顺安天命。毕竟像商鞅立制管两千多少的人极少有,只能先捋顺,修路拔渠,看能顺顺按着路路走不。又想黄河都几经改道,何况一人一国,只能尽人事,听天命了。

    莲花生说与夏帝交换了意见,达成了共识,正如先生说的一样。随后道了句阿弥陀佛,翩然而去。吐蕃王子极是不舍,无风让心念百姓,其余事情都见过,放手去做,当一个英主。吐蕃王子留了些年轻好学上进,以后准备培养的人,让无风带带,也保护无风,这才回了吐蕃。后果然成就一番大业,百姓感念恩德,吐蕃说这都是先生教的,无风的大名便在吐蕃流传开来。

    浮生进来说,本欲随莲花生西去,老三派我去见见老二,毕竟自家兄弟,就让不要再生事端了,日后也好相见。此事一了,便西去取经,回来找一地方修行,弘扬佛法。又说:所有事都因心魔而起,平时看起来人模狗样,谁知心里怎想,背后做甚腌臜事。那心魔就潜伏在你灵魂最深处,根本不留意、不克制、不纠正,压不住去不掉打不死,一有契机便破土而出,主导一切。此事愧对先生,先生不杀之恩,我会永世忏悔。望先生勿因我之故,不再广施善缘于大夏,不再普度众生。我给老三说了,必须敬你。

    无风说,如果回来,就拿一棵银杏种子,沿洛水西岸走,必会找到安身之处。

    后,北州一带传,一皇家僧人带一银杏种子,在大雪纷飞的洛水西岸行走,忽见前面一白鹿且行且回头,似在带路,大雪白鹿洁白无暇、与天地同为一色,白鹿却能看的分外清楚。随行至一处山坡,白鹿不见踪影,忽雪住,天晴,日出,阳光普照。僧人一惊,银杏种子掉在雪里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
寡妇春秋小说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