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4 章 周海英有恃无恐,毕瑞豪惊弓之鸟(1/8)
孙茂安带着几名刑警,站在周海英家略显陈旧的客厅里,气氛有些凝滞。周海英的妻子脸色苍白,眼神慌乱,手足无措地站在一旁。周海英本人则刚刚被从床上叫醒,脸上带着宿醉的烦躁和被打扰的不悦,但眼神深处却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警惕。他强作镇定地穿着衣服,动作有些迟缓。孙茂安作为市刑警支队的支队长,此行目的明确:按照局长李尚武的指示,将周海英带回市局继续配合调查。他深知周海英背景深厚,父亲周鸿基是省委常委、秘书长,位高权重。孙茂安本人业务精湛,刚正不阿,但能在刑警支队长的位置上坐稳,情商自然不低。
他清楚,在东原这块地方,真要动周海英,没有市委主要领导的明确背书和强硬态度,仅凭他一个支队长,是万万不敢带队闯进周家门的。黄贵一家三口跳井自杀的惨剧,至今仍是他心头挥之不去的阴影,那次在曹河县调查受阻的经历,让他深刻体会到权势的力量和现实的冰冷。
周海英的媳妇跟在孙茂安身后说道:“领导!领导!有话好好说!海英他昨天喝多了,睡过头了!不是故意的!大过年的,别这样……”
孙茂安在书房看着,书房虽不算大,但布置得相当考究。最引人注目的,是占据了一整面墙的博古架。架上琳琅满目,摆放着各种瓷器、玉器、青铜器、字画卷轴……在90年代初,在这座略显陈旧的建委家属楼里,这些物件散发着一种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奢华与古意。一件青花梅瓶釉色莹润,器型优雅;一块羊脂白玉雕件温润如脂;几卷泛黄的字画随意卷着,露出精致的装裱;甚至还有一件造型古朴的青铜小鼎,锈迹斑斑却透着历史的厚重感。孙茂安虽然对古玩字画一窍不通,但直觉告诉他,这些东西绝非寻常之物。
周海英紧跟着孙茂安走进书房,看到孙茂安的目光落在博古架上,心头猛地一紧!他立刻换上一种轻松甚至略带自嘲的语气,快步走到博古架前,随手拿起一件看起来颇为精美的青花小碗,动作刻意显得随意:
“孙支队啊,您对这个感兴趣?嗨!让您见笑了!我这个人啊,就是喜欢附庸风雅!这些玩意儿,看着像那么回事,其实都是假的!赝品!地摊上淘来的,不值几个钱!”他一边说着,一边将小碗在手里掂了掂,仿佛在证明它的轻飘,“您看,这釉色,这胎质,粗糙得很!就是糊弄外行的!”
孙茂安脸上露出一丝憨厚的笑容,摆摆手:“周会长说笑了。我就是个大老粗,家里穷,从小在泥地里打滚,对这些瓶瓶罐罐、字画古董,一窍不通!就是看着新鲜,参观参观。”他一边说着,一边踱步到博古架前,目光看似随意地扫过那些藏品。他伸出手,极其自然地拿起一个造型别致的粉彩瓷瓶,在手里掂量了一下,又对着光线看了看瓶底的款识,动作带着一种外行人的好奇和粗放。
周海英的心提到了嗓子眼!那粉彩瓷瓶是他几年前花大价钱从一个“朋友”那里收来的,据说是清中期的官窑精品!他强忍着冲上去夺回来的冲动,脸上挤出一丝笑容,声音尽量保持平稳:“孙支队,小心点,别摔了。这玩意儿虽然是假的,但摔碎了也怪可惜的。”他一边说,一边装作若无其事地介绍起其他几件“赝品”,试图转移孙茂安的注意力。
孙茂安仿佛没听见周海英的介绍,目光又落在了一件小巧的青铜酒爵上。他伸手拿起酒爵,入手沉甸甸的,冰凉沁骨。他用手指摸着上面斑驳的绿锈和繁复的纹饰,眼神专注,仿佛在仔细研究。周海英在一旁看得心惊肉跳,那酒爵可是正经的商周老货!是他压箱底的宝贝之一!
孙茂安把玩了一会儿,将酒爵轻轻放回原处,目光不经意间扫过周海英的脚。他眉头微皱,声音带着一丝提醒:“哎,周会长,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