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我在1982有个家 >  544.我有一个完整的家(终)

544.我有一个完整的家(终)(2/10)

中王新国要考的是文科经管方向。

    这是王忆给他的建议。

    恰好是今年年初教育部做出了电大招收首批经济类学员的决定,1983年的电大经管学员是国内头一批。

    在考试科目方面,电大跟大学不一样,要考的是政治、语文、数学、史地——历史、地理合为一张试卷。

    王忆更擅长理科,不过他也研究过文科考试,应付起来反而更得心应手:

    文科是按要点评分,答得再多不在点子上也是于事无补,但如果答在了点子上,哪怕不那么全面,也能得一些分数。

    这跟理科不一样。

    理科要看答案,答案错了那就全错!

    王新国这次来找他,就是想让他给统筹梳理一下文科的知识点。

    王忆给他和杨文蓉都这么操作过,两人复习阶段是他主持的。

    这方面对王忆来说没有什么难度,他便答应下来,次日便跟王新国去了公社的一所仓库。

    学子们的条件很差。

    仓库为了防偷盗,窗户都修的很小。

    这样通风效果很差,恰逢今年夏天又是个高温夏日,好家伙,王忆往仓库里一进——

    甚至都感觉里面有些水雾萦绕。

    不知道的还以为这里面是个澡堂子,或者以为学生们不是在复习功课是在修仙!

    在这里复习功课的都是文科考生,理科考生另有仓库。

    因为现在教师少,能指导高中生或者说准大学生的教师尤其少,公社完全帮不上忙。

    所以公社能做的就是提供个场所,让考生们凑在一起通过讨论互相学习。

    王忆进去之后就跟蒸上桑拿了一样,这种天在仓库里学习真是遭罪。

    福海地区海风好,可是湿度大,这种环境下就是如果在外面阴凉处吹风那还不太难受,一旦进入密闭环境那可要命了。

    考生们却不在意。

    仓库里歪歪扭扭的摆放着桌椅,有的桌椅对头凑在一起,里面的考生正在讨论问题。

    这里没有讲台,只有个临时黑板,上面贴了一张张红纸,写着:

    把失去的时间抢回来!!!

    三个感叹号一个比一个大,堪称力透纸背,字里行间透露着一股狠劲。

    看到王忆进来,里面的考生们不约而同的站起来鼓掌。

    他们满脸激动,他们眼睛里有光。

    王忆看着他们。

    看着他们身上的的确良衬衣,被汗水湿透已经有些半透明的的确良衬衣。

    有种发自心底的感动。

    路上王新国给他介绍过,这些人备战电大是很辛苦的。

    他们都是没有了正常高考机会的人,大部分在三十岁左右,许多人都已成家。

    于是,他们每天既要管孩子、还得干活上工,然后要来学习。

    也就是最近天热加上临近了考试,所以他们才能白天来学习。

    否则他们白天要上班要干活,需要早上早早起床急急赶到学习班来听课、来学习,上午、下午来不来,晚上随便扒拉两口饭再回来。

    考生们的时间安排一般是早上趁着脑子清醒来背诵,晚上来了则做题。

    王新国说,他们这里到了晚上,经常是有人在做题然后听见有人在打呼噜。

    太累了!太困了!

    承受着他们满怀期待的掌声和注目礼,王忆感觉屋子里的湿热也不是那么难受了。

    他拿出自己给王新国做的备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
寡妇春秋小说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