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修真小说 > 顾家英雄传 >  第二章何大宽借机抬米价 顾天浩怒气砸米店

第二章何大宽借机抬米价 顾天浩怒气砸米店(2/5)

   说来也怪,自从何大奎迁了祖坟之后,日子逐渐好过起来。慢慢地学会了经商之路,逐渐走上了发际。所以从莫种意义上来说,何家的治家方略主要以文为主。

    时至今日,何家的基业已经传到了何大宽的手中。自从何大奎开创了何家的基业之后,也便行成了一个不成文的规距。只要是家中男丁起名子,中间必须要带一个大字。不过这其中有何奥妙,已经无从考究了。

    何大宽五十来岁,却并不象他的名字一样宽大。何大宽长得非常精瘦,留着稀疏的胡须,带着一副眼睛,恰似一个账房的先生。

    就是这样一个精瘦的何大宽,却有着一副毒辣的心肠,他人生的座佑铭便是:人不为己,天铢地灭;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

    常言说得好,财旺人不旺。何家到了何大宽这一代,虽然财运依然享通,但是人丁并不怎么兴旺。何大宽的两个哥哥早年夭折,只留下大宽一脉相传。到了何大宽这里,更是男丁稀少。

    何大宽的夫人连继生了几个孩子都相继夭折,接着他又连继取了四房姨太,也没能生下个一儿半女来。这件事情令何大宽非常头痛,整日使得他心神不宁,坐卧难安。

    在外人看来,也许这就叫报应。也是上天有眼,恶人终将有恶报。

    何家这样的结局并没有令何大宽弃恶向善,依然是自私己利,榨取着不义之财。

    同是生活在一个县城之中,顾家的发际与何家显然有些不同。

    顾家的第一代掌门人顾金鹏,当年曾学了些三角猫的功夫,曾以卖艺为营生,后来又开设了顾氏镖局,渐渐走上了发际之路。

    顾家人以绿林好汉而出道,所以一向行侠仗义,乐善好施,很受人们的拥戴和尊敬。

    所以顾家的座偌铭便是:杀富济贫,替天行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义之财不可取。顾家后人谨尊教条,代代相传。

    到了这年,顾家的家业已经传到了顾天浩的手中。顾天浩年纪轻轻,却生就的剑眉竖目,一看便是习武之人。虽然顾天浩只有二十来岁,却掌管着顾氏镖局的大权。

    如今的江湖之上,新人辈出,再加上乌合之众甚多。以现有的局式,镖局这门子饭越来越难吃了。

    自从顾金鹏成立了顾氏镖局以来,虽然家丁也曾有所兴旺,但是行走江湖之人,整日打打杀杀的,难勉有所死伤。到了顾天浩这一代,也便是一脉单传,所以说顾家的家运也开始出现了下滑的趋势。

    虽是如此,顾家人也并没有放弃本来的初心。顾天浩时终谨遵着顾家的家规,依然是以江湖侠义为重。就算是遇上了大旱之年,顾家也以自己仅有之余力,依然接济着方圆附近的百姓。

    在何顾县城里,分东西两条大街,东大街以顾家为主,而西大街历来为何家所有。

    在西大街的何家米店外,挤满了前来购米的百姓,尽管米价很高,但是人们为了生活,不得不拿出仅有的钱财去生存。

    东大街就不同了,在顾家的米店外,早已支起了大锅。尽管米粥很稀,可是一大清早前来排队接粥的人已经挤满了整条大街。队列排得倒还整齐,看上去并不显得杂乱。

    顾家的米店大门两侧各支了两口大锅,锅内热气腾腾。粥已经熬好了,只见顾家的年轻掌门人顾天浩站在米店的门前,显得血气方刚的样子。

    他向大家摆了摆手说:“父老乡亲们,请大家安静,大家不要惊慌,更不要着急。我们这里近些年连续发生了旱情,不过这只是暂时的灾难,只要我们大家共同去努力面对,抗过了这一阵子,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老天爷迟早会下雨的,我这里暂切还有些米,能够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
寡妇春秋小说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