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庆功酒(1/4)
在大家雷鸣般的掌声中,解晓东微笑着起身,向台下挥手致意。他步履从容地走上演讲台,接过万书记递来的话筒。那份属于巨星的气场,瞬间吸引了所有目光。
“谢谢,谢谢万书记,谢谢和田的父老乡亲们!”
解晓东的声音透过扩音器传来,带着特有的清亮和亲和力。
“非常荣幸能来到美丽的和田,见证咱们和田玉家族又添新贵——黄口料!”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台下兴奋的脸庞,笑容真诚:“刚才听书记说,今天是和田载入史册的大喜日子。那为了庆祝这大喜的日子,我就给大家献唱一首,应应景儿!唱一首《咱们老百姓今儿个真高兴》!希望咱们和田的老百姓,日子越过越红火。”
话音未落,台下已经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熟悉的前奏响起,瞬间点燃了现场的气氛。
解晓东站在台上,无需伴舞,就那样笔挺地站着,对着那支简易的麦克风,将这首红遍大江南北的歌,唱了出来。
“咱们老百姓啊,今儿个真高兴!嘿!咱们老百姓啊,今儿个真高兴......”
台下的观众,无论是领导还是记者,都忍不住跟着节奏拍手。
维族人骨子里的音乐细菌就展露出来了。
一个维族姑娘左右扭动着脖子,跳起民族舞蹈来,记者们赶紧抬起相机,抓拍这一幕民族和谐的温馨画面。
一曲唱罢,掌声经久不息。
解晓东微微鞠躬致谢,将话筒交给克里木江。
接下来是记者提问环节。
记者们的问题大多集中在黄口料的发现过程、鉴定标准、市场前景以及对和田经济的意义等方面。
万书记和克里木江坐在台上一一作答,条理清晰,信心满满。
这时,一位来自内地某大报的记者举手提问:“万书记,据我们所知,黄口料的市场价值在发布会之前,就已经有了显著提升,您对此是怎么看的?”
这个问题,吸引了大家的注意。
尤其是那些玉石商贩们,他们是深切体会到了黄口料的逆袭飞涨。
万书记呵呵一笑,大手一挥。
“民意嘛,当然是民意嘛!”
克里木江也及时接过话茬,说道:“是的嘛,大家喜欢,那自然是最好不过了,但还是要提醒大家理性消费嘛!”
记者满意的点点头,随后又有人提问道:“我们想知道,当初黄口料的提名人,是做怎么独具慧眼,发现并坚信黄口料价值的?以及您对和田玉石鉴定所在这次事件中的作用有何评价?”
说到这个问题,万书记得意的看向台下的苏阳,“那就离不开这位小同志了嘛。”
众人的目光一下子把苏阳推到了台前。
苏阳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一丝紧张,从座位上站了起来。
他接过工作人员递来的话筒,没有走上台,就在原地,声音清晰而沉稳。
“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说到慧眼,实在不敢当。”苏阳谦逊地笑了笑。
“其实,我就是一个在和田巴扎上讨生活的普通玉石商人。发现黄口料的价值,与其说是眼光,不如说是对咱们和田玉的一种直觉和信任。我跑过很多河床,接触过各种各样的料子,黄口料那种温润内敛的黄色,那种细腻的质地,让我觉得它不该被埋没....”
“就像现在在乔木村鉴定所这里,先用专业的眼光和科学的检测确认了它的品质,这才送到京城的机构进行最终检测。结果证明了我的直觉,黄口料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