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争魏 >  第九百六十三章 发展

第九百六十三章 发展(1/2)

    嘴上说不管倭国之时,实则杨峥一直关注着东海形势。莊

    大秦不出兵,自然有大秦的难处。

    倭国这片鸟不拉屎的地方,在这个时代也就金矿银矿值钱了,但把金银从深山老林里面运出来,也是一大难事。

    大秦要介入,肯定要灭了倭国。

    这其中的投入就太大了。

    作任何事都要讲性价比,劳师动众的出兵,收益却远远小于付出,如果遇到什么意外,葬送了大秦的安定局势。

    另外,攻下倭国又能如何?

    等于是间接让大秦的文明曙光照耀在倭国土地上,弄不好还让倭国提升了自己的文明等级。莊

    当然,倭国人口对士族豪强也有很大的吸引力。

    倭国男人普遍矮小,但他们的女人却出奇的温顺,成为大秦帝国风月场所的抢手货,豪奢之家也以蓄养三韩、倭国女奴为时尚。

    一开始还是掳掠,但后来逐渐变成倭国女人们想方设法的往大秦钻。

    国家强大了,就会形成虹吸效应。

    如今的大秦看中了谁家的土地,其实是他们的祖坟冒青烟了。

    比如林邑国,以前跟野人没什么区别,住着低矮的茅草屋,穿着破衣烂衫,过着猪狗不如的日子。

    大秦灭了林邑之后,修建了一系列的港口城市。莊

    让他们从深山老林里面走了出来,过上了文明人的生活。

    当地土人也渐渐适应了新生活,心态上也发生了变化。

    以前当奴隶是耻辱,现在则是荣耀。

    因为熬上十几年,就可以获得秦人身份,拥有自己的土地和庄园,穿上绫罗绸缎,受到秦军的保护,这在以前根本不可想象。

    渤海国也是如此。

    白山黑水里的野人,成为秦军的军奴,用他们的刀剑挥向自己的族类,靠同族的人头累积自己的军功,然后成为秦人。

    秦人的生活方式对他们吸引力太大了。莊

    坞堡、土炕、壁炉、煤饼、地窖、棉衣、棉被……

    夏天热不到,冬天冷不着,天一黑就搂着四五个婆娘大被同眠……

    这种冲击比宣义司宣传一百次都有效。

    辽北分封的田家、卢家看到好处,也开始招募他们。

    白山黑水里的野人越来越少,新的秦人越来越多,几年间,他们已经忘记了曾今的名字,全部改为汉姓汉民。

    而不愿更改的,就成为打击的目标。

    一座座城池坞堡在广袤的辽北拔地而起,并且继续向北延伸。莊

    辽北的木材、药材、皮货成了大秦的抢手货。

    习惯了此地的秦人很快就发现,除了冬天冷一些,长一些,日子太好过了,春夏随便往地里种什么,到了秋天都是丰收。

    闲的时候打打猎,采采农药,便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田家和卢家也因当初的先见之明而获益良多,虽然仍盯着世袭县令的官职,但他们掌控的土地早就超过了内地的一个郡。

    朝廷虽在其辖地设置了镇抚司、宣义司,但只要不造反,朝廷对他们的所作所为不闻不问。

    这也吸引了更多的士族豪强前来。

    辽北比辽东更大更广阔,只要能世袭罔替,获得永久的封地,士族豪强不会在乎这块土地冷不冷,再说这时代哪一块土地不冷?莊

    关键在于有没有价值。

    辽北资源实在太丰富了,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若是找到千年老参,足够一辈子吃香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
寡妇春秋小说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