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小说 > 报告长官!嫂子她又惹事了 >  第451章

第451章(1/1)

    亩产万斤?

    这个新闻标题乍一出现,就引起了大多数老百姓的反感、尤其是农学专家的反感。

    过去的两年里老百姓可是被这些浮夸的标题害惨了,什么“肥猪赛大象,就是鼻子短,全村杀一口吃半年”、还有“稻田亩产万斤”、“花生亩产万斤”。

    各地纷纷竞赛般地报假数据,起初亩产千斤、后来是亩产五千斤、亩产万斤,万斤甚至还不够,还有十万斤……

    “狼来了”多来几次,就没几个人信了。

    京城,农大。

    一位中年教授拿着报纸,刚看完标题便拍了一巴掌桌子,古铜色的脸微微愠怒:“这不是净瞎扯吗?”

    食用菌是最娇贵的,是出了名的产量低,农大教授最近研究摸索出来最新的“堆肥栽培法”广受赞誉,但它获得的产量仍不及亩产千斤。

    这种栽培方法耗费的人力物力都很大,但总算解决了食用菌反季节上市、增产增量的问题。

    但目前物质条件并不富裕,这种没法创造出经济价值的项目经费很难申请,经费很早之前就断了,老张只能自己掏腰包继续研究它。

    现在他看到这种新闻,如何不生气?

    就是这种“假大空”的新闻把国家珍贵的研究经费骗光了!

    “老方,你仔细往下看呢?”另一个人笑眯眯地说,“我觉得它挺有技术的。”

    一张张黑白的照片映入眼帘,高耸的钢筋菌菇棚架,一层层地摆着密密麻麻的菌菇培养基。照片还专门给了食用菌培养基特写,每只菌袋口都长着一簇簇肥大、洁白细腻的菌菇。

    工人笑眯眯地捧着几只菌袋,咧开洁白的牙齿爽朗地笑着。

    孙教授沉吟道:“振华食用菌厂,嗯……这名字听起来有点耳熟,我记得振华的场长去年来农大请过专家?”

    方教授生气地接着往下看,“笔者同几乎所有第一次来到这家工厂的访问者般,刚进门便被工厂高耸的菌架和数以万计菌袋所震撼。

    同行的记者以严谨的态度求证,计算我们所在的食用菌大棚产量,对照数据发现同我们所获得的相差无二,此时此刻我们心中唯有惊讶二字能够形容。

    工人同志小刘告诉记者,他们是新时代的绿色、科技、创新食用菌工厂,打破传统的食用菌栽培方式,采用了国内最新的‘菌草技术’,不喷农药不施农肥,利用农业废料实现资源的最大利用。

    一大清早,小刘开始了她忙碌的一天。走进工厂,她需要要经过三道严格的消毒程序,换上干净的工装制服才能走入车间。她告诉笔者,这道工序是为了防止把外面的细菌、病虫害带进工厂。

    高温消毒车间,六十三岁的老杜告诉记者,按比例配好的营养培养基,将在这里经过121℃的高温高压蒸汽消毒,维持三十分钟能够彻底灭杀微生物和苞芽、虫卵。

    ……

    采摘车间,职工们将每个大棚的菌菇抽样送到实验室。

    实验室的技术员小黄开始了他每天例常的采样抽检,他告诉笔者,为了让出厂的菌菇更安全放心,技术员每天都要给菌菇质量检测,检查菌菇的微生物指标,如大肠杆菌、霉菌酵母、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等。

    日复一日的坚持,让振华食用菌厂的蘑菇真正做到让老百姓吃得安心、放心,他们用更严谨的工序、更优质的品质,助力食用菌的出口。

本站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
寡妇春秋小说集